第220章 江南易主(第2页)
他想象中的大郑朝堂,怎么也该是用阴冷的目光互相打量着彼此,使心眼子、暗中拆台,栽赃陷害,阴阳怪气才对。
这怎么……比我们草原人还要野蛮暴躁?一言不合就开打?
最终,还是御林金卫们冲进来才把各位大人拉开,太子殿下匆匆宣布退朝,第一个脚底抹油开溜。原本乱糟糟闹哄哄的乾元大殿,瞬间就鸟作兽散,只剩下高车使臣立在原地发愣。
这时候,几个小内官提着水桶,拿着抹布从角落里走出来清洗地板了,见他还待在原地,便上前询问——
你怎么还不走?这儿不管饭。
……
大郑出兵要什么理由,打就打了,你能怎的?
李卿的北廷之战打赢了,扬我国威,震慑诸戎,朝廷怎么会惩罚他呢?中书门下的赏赐这会儿估计已经过玉门关了~ 他特么要打输了,那才真的会被拉回来拿皮鞭抽呢!
但该有的态度还是要有的,逢场戏还得作,我们大郑一向都是讲道理的好吧~
批评,必须严肃批评!全国通报!
西域的混乱局面,随着李卿的强势介入暂时稳定了下来。?咸?鱼/看¨书¢网? ?最-新*章!节¨更′新,快_高车部经过土兀剌河和北廷城的两次大败,已经基本失去了挑起战争的能力,十余年来积攒的家底败的干干净净,只能回到阿尔泰山继续老老实实的放羊去了。
现在,只需要认真对付哈拉汗国就行了。
说真的,双方都有点心里发虚。
驻扎在西域的李卿对哈拉汗国并不了解,只知道对方刚刚灭掉了于阗国。对一个有灭国能力的不明势力贸然动手,显然不是明智之举。于是他只能先派人前往对方境内打探虚实,准备全方面的好好了解一下这位从中亚而来的不速之客。
寻找破绽,一击必杀!
哈拉汗国的王子去过汴京,被大郑幅员辽阔的疆域、强悍铁血的军队、先进发达的装备、繁花似锦的首都、如日中天的国力深深震撼过,所以极力劝说萨克图汗和国内王公们不要轻举妄动,尽量避免和郑军擦枪走火。
厉兵秣马,等待时机!
支线任务是小问题,主线任务才是大问题。
江南传来了最新消息,坐断东南战未休、从大周打到大郑、执政四十一年的唐主李雄,病入膏肓,已经没几天了。
没办法,老头一把年纪了,儿子们不是想弄死自己,就是在想弄死自己的路上,最后来了个鱼死网破,直接断代,这搁谁身上受得了?
虽说天家无情,但也不能这么绝啊!心态再好的人也受不了哇!
更让他郁结于心和难以释怀的是,在金陵大乱斗中唯一幸存下来的仅存硕果,竟然是最不成器、已经被自己彻底放弃的李嘉!
外有强大劲敌,内有废柴儿子,身前事一塌糊涂,身后事也充满了不确定性,万一自己刚一闭眼,祖宗留下的江山社稷就国破家亡,那可怎么办呀!
前面几个虽然不孝,但好歹也是有能力、有野心的,不怕孩子叛逆乖张,就怕孩子懦弱无能,偏偏现在只有一条咸鱼可供自己选择,这咸鱼还因为求异心理公开表示自己不信佛,唉!
佛还是要信的啊,虽然李雄自己也不相信死后能去什么极乐世界,但治下百姓都靠着这股来世会有福报的希望,忍受着当下的艰辛苦难。做皇帝的不信佛怎么行呢?怎么让百姓对皇帝产生认同感呢?
士兵们就是因为相信有来生在世,才敢在战场上拼命的,反正还有下辈子,十八年后还是一条好汉。
结果皇帝却说压根就没有这回事?
那岂不是说,我死了就彻底没了?那谁还去拼命啊!
百姓们就是因为相信这辈子吃够了苦,下辈子就能和地主老爷们一样享福了,才默默在挣扎中求生。
结果陛下说童话里都是骗人的?
那我们干嘛还要这么辛苦的忍受苛捐杂税,每天在稻田里插秧、跳下河捕鱼?老子要逛青楼,喝花酒,睡姑娘!
这地谁爱种谁种!这粮谁爱交谁交!
这样一来,不就全乱套了吗?
身体一天不如一天的李雄苦口婆心的向李嘉传授这样的道理,耳提面命让他多去佛寺烧烧香,哪怕是走个过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