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国清寺内别老僧(第2页)
智通大师年过八十,面容却如五六十岁般精神矍铄。他双手合十,打了个佛礼,微笑道:“阿弥陀佛,看到太渊你如今的能为,想必白云道兄泉下有知,亦会老怀大慰。”
崇道观与国清寺同处台州府天台县城内,相距不远。
加之灵风子与智通大师皆为真正潜心修行之人,不追逐名利,二人交情极为深厚。
太渊幼时常随师父前来国清寺,智通大师可以说是看着他长大的,如今太渊决定行走天下,红尘寻道,自然要来拜别一番。
“太渊,你如今精满神足,气贯周身,此番入红尘,是要进行‘性功’方面的修行了吧?看来这三年守孝期,你并未荒废。”
智通大师目光如炬,一眼看穿了太渊的修行境界。
“大师慧眼!”太渊为智通大师斟满一杯茶,恭敬答道。
“你如今的能为,放到江湖上也算得上是绝顶高手。除了一些隐世高士,即便是少林方正、武当冲虚,或是日月神教的东方不败,也未必能奈何得了你。”智通大师语气中带着赞许。
言语间,江湖上的各大掌门似乎只是平常人。
太渊自谦道:“大师过誉了。您知道我的,本就不擅长打斗之术,若真遇上那些武林高手,恐怕只能逃之夭夭了。”
智通大师冷哼一声,道:“这些武林人士整日争名夺利,或是算计太深,或是杀人越货,蒙蒙昧昧,不知所谓,皆是庸碌之辈!”
言语间,他对那些江湖闻名的宗师高手颇为不屑。
“禅宗有明心见性之说,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见不生不灭的本性。道家也有‘只修命,不修性,此乃修行第一病’的说法。”智通大师缓缓说道。
“想那方正和冲虚,虽被南北武林尊崇,境界也算高深,可终究被名声所累,迷失了真我,已算不得真正的修行人。否则,他们也不会去算计华山派。哎……”
太渊点头附和:“的确,如今的江湖人心浮躁,正邪不分,个个蝇营狗苟。老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别说诞生像三丰真人那样的道家千古大宗师,即便是像乔峰、郭靖那样的义士豪杰,也寥若星辰。”
提到乔峰与郭靖,智通大师不由得露出一丝笑意。
这些故事,太渊幼时便曾与他和灵风子讲过。当时二人震惊于太渊小小年纪,竟对几百年前的事情如数家珍。但他们并未追问,因为人人都有自己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