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人道是,前朝风流人物(第2页)

打听别人的武功本就是江湖大忌,更何况太渊道长这样超凡脱俗的神仙人物。

想到这儿,林平之只觉无地自容。

急忙解释道:“道长,我不是要窥探您的武功,我只是……”

话还没说完,便被太渊挥手打断。

林平之以为太渊动了怒,想要辩解却又不知从何说起,急得面红耳赤,连耳根都红透了。

“无妨,这本就不是什么秘闻,一些传承数百年的门派肯定会有所记载。”

太渊对这种师父传武功总喜欢留一手的陋习一向是不屑一顾的。

虽然有老话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但是太渊不敢苟同。

武功是什么?

在太渊看来,武功是学问,是学术,是一门探索天地自然规律的手段。它能让人不借助复杂精密的仪器,便认识世界、探索自然、寻找规律、领略美好,进而实现自我提升。太康身为后世人,对于知识、学问,远没有那般敝帚自珍。

太渊是后世人,对于知识、学问并没有那么的敝帚自珍。

道不可轻传!

道亦不可不传!!

道不可乱传!

道更不可失传!!

道是什么?

是武功,是道法,更是学问,是知识!

学问在于研究与探索。

知识在于传播与交流。

如果有人能够学习太渊的知识并超过他,太渊只会高兴,并反过来向他学习。但是若一个人不想付出只想索取,甚至采取一些左道手段,那太渊对这种人不毫无保留。

“《九阴真经》乃是黄裳所著。这黄裳啊,说起来还是林小哥你们福建人呢。”

太渊目光温和,缓缓开口讲述。

“黄裳,字晟仲,人称演山先生,徽宗皇帝于政和年间,遍搜普天下道家之书,雕版印行,一共有五千四百八十一卷,称为《万寿道藏》。”

“黄裳本是状元之才,以文官身份出身,并非习武之人,徽宗皇帝便下令让他负责刻书之事。”

“黄裳着手刻书时已然67岁高龄。他生怕这部大道藏刻错了字,皇帝发觉后免不了要治他死罪,所以逐字逐句校对得极为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