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虎豹雷音,内壮至柔如婴儿(第2页)

想象音叉即可,音叉一敲,不断颤动,发出的声音也是“嗡嗡嗡”的虎豹雷音。

雷声在山谷间回荡也是一样!

而老虎豹子不是林平之可以上手撸的,所以太渊让林平之买了一只猫,一只抱在怀中,时常感受猫的姿态。

平时看到猫总是“哼”的一股声响个不停,抱起来的时候,手上会转来震动的感觉,猫和虎豹都是猫科动物,之间有共性,所以这才是真正的虎豹雷音。

放在武术里,就是练拳练到一定程度,骨骼筋肉已经都爽利结实,此时功夫就要向身内走,就要沁入五脏六腑。

但这一步很难,所以就要借助发声来接引一下,声音由内向外,劲力由外向内,里应外合一下,功夫方能成就。

这就是林平之现在在修行的功夫,一发力浑身协调用力,形成的震颤也会形成相似的声音,声音没有嘴巴咆哮出来的那般洪亮,但却真实存在!

只是由于林平之在刚刚得授,修行时间太短,还无法做到随时随地浑身上下协调一致,共同崩发,形成共鸣,故而看起来十分的怪异。

以太渊的估计,林平之想要真正的完成“内壮养气”这一过程,约摸需要三年的时光。

但在大成之后,林平之相当于达到了“内三合”的境界。

内三合指心、意、气三者相合,即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

加上之前的“外三合”,方可达到“六合”之境。

如果真的到了那等境地,世间所有拳、肘、掌、指、腿、膝、脚的功夫,林平之可俯仰皆拾,因为无论多难的技巧,多怪的招式,他都能轻易地模仿,并快速感受其中的用劲技巧。

我看你一眼,你几十年的功夫我就学会了。

…………

其实合是人的本能,与生俱来,并非什么新奇的东西。

例如:人走路时,向前迈左脚时便自然向后甩左手;两臂前推时,两脚自然后蹬;两臂后拉时;则身体后仰,双脚前蹬;臀向后坠时则上体向前俯;

举手时肺部自然吸气,落手时肺部自然呼气,蓄劲时吸气,发劲时呼气……

总之,人在运动时,根据先天本能,总是把自己自然而然地放在最平稳的状态,作出最适合于当时运动情况的姿势。

所以合乃是自然的合,全面的合,包括内外相合,上下相合,左右相合,前后相合……

决不只是“六合”而已!

只是林平之初涉“内三合”的修行,动作生疏,精神紧张,别别扭扭,反而失去了合字。若能做到拳打自然,“吐气成箭”,也就很容易得合字之妙了。

至于为什么要强壮内脏?

当然是为了有更健康的体魄!

为什么现在江湖武林上,内功修炼者看不起学外功的,不是没有原因;甚至那些外功修炼者,自己也想拥有一门内功秘籍。

大多数学习外功的,其实是在锻炼肌肉,让肌肉过分发达,过分地运动之后使筋骨酸痛而僵硬,其实是气血瘀滞了,让经脉闭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