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剑是凶器(第2页)
而太渊道长宛如降临尘世的天神,高高在上,光芒耀眼。
自己如此不堪,又怎入得了太渊道长的法眼?
他不敢展露自己的心迹,生怕太渊道长认为自己是个贪得无厌之人,既得了救命之恩,还妄想拜师学艺,实在是奢望。
于是,他只能将这份渴望深埋心底,表面上与往常无异。
太渊的心神之力何等敏锐,早已洞悉绯村心太的想法,不过并没有什么表示,他还要再想一想。
绯村心太的为人品行,太渊早已有所感知。他虽身处黑暗,却心向光明。太渊能感受到,绯村心太周身环绕着浓烈的怨气、暴戾与贪欲,这些都是他过往杀戮生涯留下的痕迹。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这些负面情绪并未将他吞噬。
相反,绯村心太依然表现得开朗、和气,仿佛那些黑暗从未侵蚀过他的内心。
太渊凭借心神之力,细细感知,发现绯村心太周身还有一些更为浓烈的正面气息,其中饱含着感谢、和善、仁义、守护、祥和等等,所以太渊知道他的确没有说谎,他一直是在以杀行善。
但是绯村心太是日本人!
这个身份,让太渊陷入了犹豫。尽管他此时的心态已超然出尘,但他终究是炎黄子孙,心中难免对后世那场席卷全球的战争有所芥蒂。他无法忽视历史的阴影,也无法完全放下心中的顾虑。
他的眉头微微皱起,心中权衡着利弊。绯村心太的确是个可造之材,但他的身份与过往,却让太渊难以决断。
现在是1491年,即弘治四年,因为勘合贸易,一衣带水,大明和日本之间已经相安无事近六十年。
永享4年(公元1432年)日本方面任命龙室道渊为正使,携带国书赴明。龙室道渊原是浙江宁波人,后侨居日本并出家。
次年(公元1433年)5月龙室道渊到北京,向宣宗献方物和国书,在北京签订《宣德贸易条约》,以代替《永乐条约》。
条约规定10年一贡,贡船不超过3艘,人员不超过300,刀剑不超过3000。同时以宣德勘合代替永乐勘合。此后日明贸易正常进行,直至当今,日本已派出贸易团将近10次。
我们不应该为一件还未发生的事情就草率的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但是人就是这样,要说服别人很容易,要说服自己就很难了。
“或许,我可以做点什么。”
想了想,太渊抬手将绯村心太招致身旁,静静地注视着他。
绯村心太好似察觉到了什么,表情肃然,腰背挺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