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道心蒙尘,兵击之音

太渊回来时的模样,把林平之和绯村剑心都吓了一跳。

在他们心中,师父(老师)一直是超凡脱俗的存在,可此刻的太渊却面色苍白,气息紊乱,显然是受了极重的伤。

林平之心中震惊不已:“难道这世上还有比师父更厉害的人?”

他仔细打量太渊,却发现师父的衣服并未凌乱破损,鞋子也干净整洁,完全不像是与人交过手的样子。

这让他更加疑惑,却又不敢多问。

太渊并未解释什么,只是低声留下一句:“帮我护法,别让人来打扰我。”

说完,他便盘膝坐下,双目微闭,迅速进入了深度安定的心境。

两人对视一眼,无需言语,便心领神会,默契地退到离太渊两丈开外的位置,一左一右,将太渊紧紧围在中央。

绯村剑心神色冷峻,太刀“噌”地出鞘一寸,他眼睑半阖,周身散发着一股无形的气势;林平之则挺直身躯,长枪负于背后,将“听劲”发挥到极致,捕捉着周围的一切动静。

一时间,万籁俱寂,连虫鸣声都消失了。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脑海中,道经的心法如同一股清泉,缓缓流淌在心田。

经文反复回荡,每一个字都化作一股神秘的力量,滋润着他那因受伤而干涸刺痛的心神。随着意识里经文的吟诵,太渊感觉自己的心神终于稍稍平复,不再如之前那般刺痛、灼热……

月上柳梢头,月光洒落大地。

“呼——”

太渊吐出一口浊气,不过仍然没有睁眼,他的心神只能说恢复了个大概,如果要彻底痊愈,恐怕得靠水磨工夫慢慢调养,按太渊计算,怎么也得三四个月。

不过这次心神上受的伤也是值得的,因为解答了自己一直以来的某些困惑。

太渊现在是内景层次,相当于武道上的先天宗师境界,武道上在先天凝练武道真意,增强破坏力和杀伤力,但道家讲究养生。

太渊如今在慢慢提升自己的肉身,修复那细微到不可察的暗疾,太渊感知到,若是自己的内景圆满,寿命可知一百五十岁;那等自己到了外景大宗师之境,寿命可至二百大关,若是有灵药补充,甚至在延寿几十年都有可能。

所以,太渊一直以来有一个疑问,那些大名鼎鼎的古人呢?

太渊从不认为自己的天赋就是古往今来,天下第一,既然自己都能修到如此境地,那些古代大能呢?

特别是儒释道的先辈们。

道门有纯阳剑祖吕洞宾、通玄先生张果老、通微显化张三丰、道门硕儒张宇初、风鉴袁天罡、太史令李淳风、扶摇子陈希夷、紫阳真人张伯端、罗浮真人叶法善等等;

佛门有禅宗初祖菩提达摩、顿悟六祖曹溪慧能、三论之祖鸠摩罗什、智者大师天台智顗、丈量天下密宗一行等等;

儒门有皇极经世邵康节、太虚即气张横渠、无极而太极周敦颐等。

当然儒家更注重智慧,不像佛道都要修行己身,可能寿命没有得到延续,而是把自己的道理留在世间,像是之前太渊在紫阳书院碰到的朱熹残念。

但是佛道那么多赫赫有名的人物,甚至有的还是开一派之祖师,就算不是外景大宗师,内景宗师总是的吧!

可没有一位有在当时行走的事迹。

太渊一直在想,总不会全部都坐化入灭了吧!

所以他这次去窥探六祖真身,就是希望能得到一些启发,没想到阴差阳错的居然让他窥探到了一些世界的真相。

在六祖真身上,他所感知的并没有出错。

六祖的肉身的确精粹尽失,甚至连普通人的肉身都比不上。但是太渊用心神之力去窥探扫描的时候,却感知到了一颗大慈悲、大智慧的菩提心。

佛教经论《大智度论》说:菩萨初发心,缘无上道,我当作佛,是名菩提心。

太渊就是被那颗菩提心自带的无量光给伤到了,那不是菩提心的本意,但是太渊自己撞了上去,反噬己身也怪不了谁。

就像飞蛾扑火一样,明知眼前是危险,却还是奋不顾身的靠近。

但在那短短的一刹那,太渊已经明白了自己的疑惑,这就是精神世界的奇妙,无须言语,自由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