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从“道长”到“真人”(第3页)
冲虚猛地抬头,枯瘦的手指微微发抖:“此话当真?道长不是宽慰老道?”
太渊目光澄澈,语气笃定:“自然为真。”
冲虚怔怔望着他,良久,忽而仰天大笑,笑声中既有释然,又有难掩的激动。待笑声渐歇,他才发觉失态,连忙整了整衣冠,苦笑道:
“唉~让几位见笑了。”
林平之与绯村剑心连忙拱手:“前辈言重。”
冲虚道人的武功修为和江湖地位都在他们之上,他们有什么资格取笑冲虚道人。
太渊淡然一笑:“朝闻道,夕死可矣。道长之心,贫道明白。”
冲虚长叹一声,目光悠远:“二十年前,老道便已达后天巅峰。这二十年间,内力愈发精纯,技艺炉火纯青,心境亦自诩古井无波……可那一步,却始终如雾里看花,触不可及。”
他顿了顿,声音低沉:“老道本以为……此生无望了。”
冲虚道人并非轻信他人之辈,实在是他深知,以太渊如今跨过众妙之门的超凡能为,实在没有任何必要欺瞒自己。
这就如同他自己,也绝不会去欺瞒一个刚刚踏上武功修炼之路的武林后辈,因为双方之间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说罢,冲虚道人深吸一口气,忽然整肃衣冠,朝太渊深深一揖——
“敢请……真人指教。”
从最初的“道长”,到此刻的“真人”,称呼的变化,代表了武当的态度。
…………
余姚,王家。
夜色渐深,书房内烛影摇曳,映照着王守仁专注的侧脸。
他手执一卷《春秋》,眉头微蹙,时而提笔批注,时而闭目沉吟,沉浸于圣贤之言中。
忽而,门扉轻启,一阵淡雅的幽香飘入。
诸芸玉手捧一盏温热的羹汤,莲步轻移,悄然走近。
她见丈夫凝神思索,便未出声,只将瓷碗轻轻搁在案几一角,又抬手将烛芯拨亮几分,免得他伤了眼。
她深知王守仁一心扑在明年的科举上,如今时间紧迫,只剩下不到半年了。在这个关键时期,她只想默默陪伴在侧,为他提供最贴心的照料。
王守仁仿若心有灵犀一般,恰在此时有所察觉。他缓缓抬起头,目光与诸芸玉交汇,嘴角微微上扬,没有说话,只是露出一个温和的笑容。
而后低头,重新将目光聚焦在面前的书籍上。
在这静谧的夜晚,书房内只听得见书页翻动的沙沙声,以及偶尔传来的羹汤轻咽声。
红袖添香夜读书,一切尽在不言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