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诸天的道士九窍八方
第120章 江上话宗室
太渊说道:“永乐皇帝朱棣当年可是以'靖难'之名,硬生生从他侄子建文帝朱允炆手中夺了江山,如此这般,后续的皇帝为稳固皇权,自然对藩王们多加约束。”
言罢。
他微微歪着脑袋,陷入思索,片刻后,又接着说道:“嗯……这么说似乎有些凌乱,还是从头给你们讲起吧。”
“本朝的王爷在渐渐地变成“笼中雀”的过程中,算得上是经历了四个时期。”
林平之闻言身子前倾:“四个时期?”
太渊掰扯着手指说道:“不错,为师大致总结了一下。”
“首先,洪武皇帝朱元璋认为: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今诸子既长,宜各有爵封,分镇诸国。”
林平之微微皱着眉头,一脸疑惑地问道:“师父,洪武皇帝为何会选择郡县制和分封制并行这么一种制度呢?这两种制度并行,感觉似乎会引发不少问题啊。”
绯村剑心虽然能说汉话,但对大明的历史,那是了解甚少,故而没有说话。
此刻,他只是默默聆听着,充分展现出他作为一个善于倾听者的特质。
作为一名来自日本的剑士,他和大多数日本人一样,更倾向于倾听对方说话。
因为在寂静的倾听中,他能学到其他人的优点,并通过消化吸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东西。
太渊反问道:“你且回想一下,朱元璋是什么出身?”
林平之略一沉吟:“史载太祖起于微末,少时牧牛,后入皇觉寺为僧……“
林平之简单叙述了一下自己所记。
“不错。”太渊轻轻点头,接着说道,“他并非世家大族出身,而是来自农民阶层。对于这样出身的他而言,对自己子孙的信任程度,远远高于身边那些大臣。所以,他希望通过分封自己的子孙到各地,以此来拱卫朱氏江山,如此做法,倒也在情理之中。”
稍作停顿,太渊继续说道“”“当时朱元璋一共有二十四个儿子,他把他们分封在全国各地,尤其以边关最多。就这样,他的儿子们就形成了一道在朱元璋看起来非常坚固的天然防线,四面巩固着中央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