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诸天的道士九窍八方
第122章 大封小来小封大
此碑由碑首、碑身和碑座组成。
碑制宏伟,结构紧凑。
碑首分三层,上层为双狮戏珠,不仅美观大方,而且起着平衡碑顶重心的作用,使碑身牢固稳当。
碑首的中层比上、下层和碑身都要来的宽大,四面较碑身突出两尺有余,从上往下逐渐收缩,略带弧形,上面是祥云浮雕;
碑首的第三层上下平直,正面中间篆刻额文,额文两边有双龙飞舞浮雕,两侧是麒麟浮雕。
景冬看到太渊注视着那块石碑,面色中既有自豪也有一丝不自然。
他介绍说道:“这是【大唐嵩阳观纪圣德之感应颂碑】,碑文记载的是唐玄宗李隆基游览嵩山的故事。当时此地还不叫嵩阳书院,乃是嵩阳观。”
“彼时,李隆基身患疾病,道士孙太冲为他献上了一颗九转金丹,治好了皇帝的病,李隆基随下令为孙太冲立石碑进行表彰。碑文为李隆基的幸臣李林甫所写,石碑上的字为书法大家徐浩所书。”
“碑阴刻有宋熙宁辛亥张琬等名家题名,欧阳永叔和游人的题记则撰于碑的背面和两侧。”
景冬抚着斑驳的石碑,广袖扫落碑顶积尘,忽而长叹一声,袍角在山风中簌簌作响。
“端是可惜啊!“
“不错,是挺可惜的。”太渊闻言,点点头附和说道。
“师父,景院长,这石碑雄伟大气,又有古人的真迹,为什么你们都说可惜?”林平之满心疑惑地发问。
在他眼里,这座碑刻石质坚硬细腻,雕工极为精致,加上又有古人典故,更是有了难得的附加价值。
太渊抬手一指,问道:“你们看这碑上的字迹如何?”
林平之绕着石碑踱步,目光扫过碑身每一处细节,然后说道:“书体工致,无一懈笔。”
绯村剑心说道:“圆劲厚重,自成一家。”
太渊木剑点在“李林甫撰“四字之上,道:“不错,徐浩的八分隶书。字态端正,刚柔适度,毛法遒雅,是为一绝!若是只有徐浩的字,为师和景院长也不会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