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大封小来小封大(第3页)

绯村剑心开口相问:“景院长,为什么不是最高大的那棵才叫“大将军树”呢?”

太渊也是来了兴趣,侧耳倾听。

景冬笑笑,道:“这里面还有一个传说。”

“据说在汉武帝时期,汉武皇帝来游嵩山时,走到嵩山南麓的嵩阳书院,刚一进门,只见一棵高大的柏树,身材奇伟,枝叶茂密,武帝仰望许久,随口封为大将军。”

“穿过二进院,又见一棵柏树比大将军还要高大,因皇帝是“金口玉言”,大将军已经封过,无奈只好封其为“二将军”。

“随从官员觉得武帝的加封不合情理,想向皇帝建议,但不好直讲怕拂了武帝面子,只好从侧面向武帝提示说,这棵树可比前院那棵大得多呀。”

“汉武帝固执己见,说:什么大呀小呀的,先入者为主!随从官员一时无语。汉武帝继续向后走,又见一棵更为高大的柏树,他便一错再错,封之为三将军…”

几人故事是听得津津有味。

突然太渊反应过来:“景院长,贫道记得那时候这里还不是嵩阳书院吧?嵩阳书院的名字是宋时才改的,更早是作为寺庙或者道观吧?”

景冬一点都没有尴尬之色,抚须大笑道:“道长好见识!传说嘛,本就是三分真七分趣。就像这古柏历经千年风雨,谁又能说清哪段枝桠是真,哪片绿荫是假?”

“师兄,你还记不记得在登封城里听到的民谣?”绯村剑心忽然抬眼道。

“民谣?寺庙民谣??”林平之眉间拧起困惑。

绯村剑心低着头回忆了下,“好像是这么唱的:大封小来小封大,先入为主成笑话。是非颠倒上千载,金口玉言谁评价?”

景冬倒是不恼,反而抚掌大笑:“哈哈哈,正是此曲!这市井小调唱了百年,倒比史书有趣得多。“

“道长,前头还有棵“'鹿鸣柏”,传说是范文正公讲学时常倚的古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