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穿越时空的言语(第2页)

即使画面如泡沫般,出现和破碎都很快,但太渊能听清其中些许话语。

“……复古兴学校,取士本行实…”

“先策论以观其大要,次诗赋以观其全才,以大要定其去留,以全才升其等级…”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望着雾气中那袭褪色青衫的刹那,太渊瞳孔骤缩。

画面里的老者虽鬓发霜白,却自有一股松柏般的清刚之气。

“范文正公……“

太渊喃喃自语,心有惊疑。

百年前的名臣,怎会出现在这离奇幻境?

“天之制兵革,其有意乎?见其末者曰:为一人威天下,明其本者曰:为天下威一人。生民病伤,四海冤叫,汤、武之为臣,不得以其斧钺私于桀、纣……”

“……来风横雨飞狂,满地闲花衰草。燕子渐归春悄。帘幕垂清晓……”

“臣今筋骨癯瘁,目视昏近,齿牙无几,神识衰耗,旋踵而忘。臣之精力,尽于此书……”一咳血老者决然说道,合上书,四个大字历历在上——《资治通鉴》。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贞”……”

画面中又有两位长相颇为相似的老者在挥斥方遒,太渊无法判断其身份,但观其衣着,应是北宋时期的人。

“……小故,有之不必然,无之必不然。体也,若有端。大故,有之必无然,若见之成见也。体,若二之一、尺之端也。”

“知材,知也者,所以知也,而必知,若明。虑:虑也者,以其知有求也,而不必得之,若睨。知,知也者,以其知过物而能貌之,若见……”

“定性未能不动,犹累于外物,此贤者虑之熟矣,尚何俟小子之言!然尝思之矣,敢贡其说于左右。所谓定者,动亦定,静亦定;无将迎,无内外……”

雾气骤然翻涌,将画面搅成万千碎片。

新的字句如流萤般从雾气中浮现,有的泛着朱砂红,有的裹着墨色氤氲。

这些断章在虚空中交织成网。

“……夫天地之常,以其心普万物而无心,圣人之常,以其情顺万物而无情,故君子之学,莫若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

“……圣人之喜,以物之当喜,圣人之怒,以物之当怒,是圣人之喜怒不系于心,而系于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