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文气养身,唯静而矣
景冬手中的茶盏放在石桌上。
“太渊道长好眼力!”
景冬神色莫名地说了一句。
“景院长不要误会,因为贫道在练气养生一道上略有小成,故而看出景院长身体里的情况。”
“既如此,倒要请教——道长究竟看出了什么?“”景冬轻轻抚须,言语中带着试探和考较之意。。
“景院长并未专门修习什么养生之术,但却身体康健,不输壮年之时,应当就是这股气在起到作用。”
太渊继续说道:“若贫道所料不差,院长体内这股气,当是在某次读书入神时自然而生?”
“它意守时若有若无,似守非守;忘则不足,助则有余,故取中和之宜,维持人体身心平衡的最佳状态。”
“在这之后,景院长你是否再也没有得过任何大病小患了?”
景冬心中一震,再震。
太渊所言已经非常接近事实。
因为自发觉此气后,他的确便再未染过风寒暑湿。
他没想到太渊竟然真的对他体内的气有所了解,当初,他可是查了好久相关的资料才最终确定的。
“太渊道长慧眼如炬,老夫佩服。”
既然发现了,那景冬也就不再藏着掖着了,这又不是什么机密。
畏畏缩缩的不是他的性格,索性痛快地承认。
“道长既已看破,老夫也不隐瞒。”
“此气确是老夫在研读《大学》时忽有所感而生,初时如丝如缕,如今已似春溪潺潺。”
景冬说道:“此气不可强求,要勿忘勿助,并由内而外,由小而大,由大而化,由化而神。有了这股气后,老夫只觉得身躯愈发清健。”
“由于是读书时所诞生,故老夫称其为“文气”。”
太渊微微颔首:“文气养身,妙哉。”
读书人诚心正意,提高意念的专注力和控制力,达到“宁静致远”的境界,这本就是一种炼神的手段。
虽然见效缓慢,但胜在稳妥平和,哪怕不成功,也并无走火入魔的危险。
就是对人的悟性和意志力要求甚高。
不过太渊想到了另一个名字,于是轻声诵出一篇古文,
“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