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文气养身,唯静而矣(第2页)

景冬知道太渊念得这篇出自《孟子-公孙丑上》,是孟子的弟子公孙丑和孟子的对话。

“道长的意思是……??”

太渊说道:“孟子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景院长你看用“浩然正气”为名如何?”

“浩然正气,浩然正气……”

景冬嘴里念叨了几遍,觉得比自己起的“文气”好听多了,又符合先贤之意。

只是同时心有忐忑,觉得以亚圣文章命名,自己是否有这个资格?

但他又真的很钟意这个名称。

这种气必须与仁义道德相配,否则就会逐渐消失。

而且,必须有经常性的仁义道德孕养才能生成,而不是靠偶尔的正义行为就能获得的。一旦行为问心有愧,这种气就会缺乏力量了。

这是充满正义,充满仁义道德的正气、骨气。

这种气,阳刚而气壮山河,气贯长虹,气冲霄汉。

这种气可养而不可练!

景冬心有决定,一拍掌心,“好!既然此气生于圣贤文章,长于天地正道,就叫它“浩然正气”,哈哈哈……”

太渊又问了:“景院长胸有丘壑。敢问,平时是如何养住这股气呢?”

景冬收了笑,伸手轻抚胡须:“也并无特殊手段。”

“《礼记-大学》中所言: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老夫平常不过是以圣贤之言涤荡心尘,于字句间求个澄明通透罢了。“

“说到底,不过一个'静'字。“

太渊颔首,表示认可。

“老夫以为,正心诚意主要是靠静心的功夫。通过静坐养心,提高自己的专注力,正心诚意,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

“恐怕不止吧!”太渊玩笑说道,“这可是朝着【内圣】的目标前进,景院长你是想“养得静气成圣贤”呐!”

景冬的老脸不由得被太渊说得一热,道:“老夫岂敢和圣人相比!若能在有生之年,将书院发扬光大,让学子们多读几本圣贤书,老夫便心满意足了。”

太渊不置可否地笑了笑,没有对景冬这自谦的言论发表看法。

但内心肯定是不信的,每一位读书人,谁不想成为至圣先师那样的人物?

就如同每一位踏入仕途的官吏,谁没有梦想着自己有朝一日,能够宰执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