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诸天的道士九窍八方
第140章 论道阳台(第3页)
“论道??”宋之谦扶着胡须,思索一会儿便同意了。
“好!正好贫道近日对《参同契》有些疑惑,还望太渊道友不吝赐教。“
“宋道兄,请。”
修道之士闭门造车只会故步自封,而论道可以让双方的智慧碰撞,理念碰撞,思维碰撞。
就像后世学习文史哲这些人文学科的,为什么喜欢搞辩论赛?
只有通过这种激烈的辩论,才能让自己平日里的所学最大程度地融入自身。
看似是口舌之争,实则是智慧的交锋。
果然,在论道过程中,太渊发现了阳台宫的传承有着浓厚的司马承祯的色彩。
上清派所奉持的主要经典是《上清大洞真经》。道教教义与医学相柔合的养生、修真古籍,以七言韵语描述人体五官、五脏,六腑诸神。
更推广至全身八景神及二十四真之形象与作用,恒诵经典中神名及存思诸神形象,可以使脏腑安和,却老延年。
其修炼内容有胎息,固精炼炁,符录诸术等。
但主要内容还是以存思、存神为主要内容,即以精思凝想守护己身之神,和存思与符录并重的合二为一的修持方法。
而在宋之谦的口中,他的修行重心在于如何处理炼神与炼形这两者间的关系。
他认为,只有以炼形为主的上清派才能是道教正统,只有炼形的方术才是真正可以得道的方法。
而炼神虽然也有其意义,但只能是作为炼形的补充,仅仅依靠炼神不可能得道。
在不断地探讨中,日头渐渐偏西。
暮色渐染窗棂,静室内的沉香却愈燃愈烈。
“妙啊!太渊道友这番'形神俱妙'的见解,当真点醒梦中人!“
“宋道兄对《天隐子》的批注才是真知灼见。”
“太渊道友,今日一论,还未尽兴,你我明日继续。”
宋之谦虽然已经是中年,但他此时的模样充满了激情斗志,哪有半分中年人的样子。
“固所愿也。”
太渊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