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修道之难,大死好几回,小死不计数!
太渊目光灼灼,紧紧盯着宋之谦,神情严肃地问道:“若不夺于天地之正气,长此以往,则阴气积聚而阳衰,气渐虚弱便会染病,待到气尽之时,生命亦将终结。”
“那么,元气究竟该如何才能不走失,又怎样通过炼形质来夺天地之正气,从而留存于世,历经浩劫而长存呢?”
宋之谦听闻,心中暗暗赞叹太渊的敏锐。
不过他好歹是浸淫道学大半辈子,有着上清道统深厚底蕴的,面对太渊犀利的问题,神色从容不迫。宋之谦微微眯起双眼,整理己身思绪。
片刻后,缓缓开口。
“欲求战胜,关键在于兵力强盛。欲使百姓安乐,根本在于国家富足。”
“此处所谓的“兵”,实则就是元气…”
“元气于内,可消解形质之阴;元气于外,则能夺取天地之气…”
“而所谓的“国”,便是自身…”
“自身有形之象,当丰足且常有盈余;自身无形之处,应坚固而毫无匮乏。”
说罢,他目光坦然地看向太渊,等待着对方的反应。
太渊微微点头,陷入沉思,回味着宋之谦的话语。
见此情形,宋之谦接着解释。
“就如同万户之门常开,却无一失误之担忧;一匹马虽偶尔误行,却能收获诸多益处。或前或后地运作,这是用以炼质焚身之法;或上或下地调节,此乃养阳消阴之术。”
太渊思索片刻后,又抛出一个问题,语气中带着一丝探寻:“然则个人精力终究有限,烧乾坤自有其特定时辰,煅气液难道能没有固定的日候?”
宋之谦听闻,心中对太渊的接连发问并不意外,反而露出信息之色。
他捋了捋胡须,不慌不忙地答道:“人力虽有穷时,然智慧无穷。以玉液炼形,仗甲龙以升飞,而白雪满于尘肌;以金液炼形,逐雷车而下降,则金光盈于卧室。”
听完宋之谦这一番详细讲述,太渊微微皱眉,陷入思索,似有所得。宋之谦的见解,的确为他打开了另一种思想的大门。
太渊说道:“宋道兄关于炼形之理,贫道也算略有知晓了。只是,这金液、玉液究竟所指何物呢?”
不是他不懂。
而是道家术语,向来晦涩难懂。
各门各派对于同一术语皆有自成体系的独特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