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黑衣人,刺杀者(第2页)
“原来如此。”黄文衍说道,“但万一要是姚烈被擒住,他会不会供出我们呢?”
黑衣客沉思片刻,缓缓说道:“姚烈是个孝子…”
黄文衍先是一怔,随即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笑容:“不错,他要是失败身死,那就一了百了;若是被生擒,只要姚伯当还在,姚烈必然知道该怎么做。”
看到黄文衍这副模样,黑衣客顿了顿。
“文衍,其实自从朱佑樘即位后,已经为黄氏平反,你先祖黄观也得以昭雪,你……”
“天王不必再说,黄某从来没有为自己做的事情后悔过。”黄文衍的面色瞬间一变,“当年朱棣一脉对我黄氏所做的一切,岂是区区平反就可以一笔勾销的!”
原来当年的黄观成为“六首状元”后,时人赞誉他“三元天下有,六首世间无”。
在建文时期,建文帝朱允炆改革旧制,黄观得到重用,出任右侍中,得以参与重要国事奏议。
那个时候,燕王朱棣自恃皇叔,态度傲慢,入朝不拜惠帝。
群臣畏其权势,缄口不敢言。
唯独黄观挺身而出,当面顶撞朱棣:“虎拜朝天,殿上行君臣之礼;龙颜垂地,宫中叙叔侄之情。”
不想,这一番话就此埋下了祸根,恶了朱棣。
后来,朱棣发动靖难之役,从北平府起兵,一路直逼南京,并公然公布“文职奸臣”名单,黄观赫然名列第六。
之后,黄观得知朱棣即位,深知大势已去,万念俱灰之下,便带着妻女投江殉难。
黄观死后,朱棣余怒未消,不仅将其名从登科录上划去,剥去其状元名号,更是株连黄氏九族,亲朋受监禁,谪戍者达百余人。
黄文衍这一支血脉,因机缘巧合才躲过了这场灭顶之灾。
他自幼便知晓祖上这段惨痛的历史,铭记于心,仇恨的种子也在心中悄然种下。
当初这位“天王”黑衣客找到他时,他起初无动于衷;但当黑衣客表明身份后,黄文衍的态度立刻发生了一百八十度转变,从此全心全力为其出谋划策。
黑衣客本就了解黄文衍祖上的这段往事,否则当初也不会找上他。
此刻见黄文衍态度如此坚决,始终如一,便也不再多言。
“那我们现在就等姚烈那边的消息了。”
…………
这边,姚烈经过多日的踩点,得知第二天徐贯前会来巡视。
当下,他精心准备,戴上人皮面具,穿上破旧不堪的衣服,将自己伪装成一名普通难民,悄然潜伏在附近。
翌日。
徐贯在一些官员的簇拥下来到了实地。
陪同的官员有工部主事祝萃,巡抚都御史何鉴,浙江按察司水利佥事雷士旃,苏州府通判张旻,浙江左参政周季麟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