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长识炼性,武道六合(第3页)

此刻,他的内心仿佛有两个小人在打架。

一方面,他确实心动不已,毕竟这是一个难得的机遇,谁不想在广阔天地间施展抱负,成就一番功业呢?

可另一方面,他又觉得自己的学识尚显浅薄稚嫩,在师父太渊身边,还能学到更多宝贵的东西。

在太渊的教导下,林平之并不认为为朝廷做事,就会沦为江湖人口中遭人唾弃的朝廷鹰犬。

相反,经过此次参与救灾事件,他深切地体会到,借助朝廷的力量,能做更多有意义的事。

行侠仗义、惩奸除恶,固然是潇洒恣意,大快人心。

可是朝堂公门,或许对他来说是更加的海阔天空。

就像是遇上这种涉及几十万人的灾害,个人武力能做的终究有限,最后还是得靠朝廷的力量。

得知林平之的想法后,商不器屈指轻巧桌子。

“其实说起来,学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本就是古往今来常见之事。”

“况且如今大明北方局势并不安稳,鞑靼和瓦剌一直心怀不轨,对我大明疆土虎视眈眈。林兄若真有心从军,北方的军队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北方……?”林平之细语。

商不器见状,眼神闪烁。

忽然身子微微前倾,凑近林平之,压低声音说道:“林兄,在下还听闻一个小道消息,不过不知真假,林兄可愿一听?”

林平之下巴一抬,示意其直言。

“据传闻,当今天子似乎有打算设立武举。”

“武举??”林平之不解,显然从未听闻此事。

商不器微微一笑,放下酒杯,耐心解释道:“这武举,就和科举类似,只不过科举是选拔文官,而武举是选拔武官。初定的规则是武科六年一试,先考策略,后考弓马,若是策略考试未通过,便不准参加弓马考试。”

说完这些,商不器便不再言语,只是端起酒杯,慢悠悠地细细品酌,仿佛刚刚所说的一切只是席间的寻常谈资。

徒留林平之独自斟酌。

…………

而另一边。

太渊独自伫立。

月光如练,洒在他的身上。

他悠长地吐出一口浊气,那气息仿若实质,在月光下竟隐隐泛着微光。

此刻的太渊,肌肤上莹莹生辉,白净细腻如婴儿,整个人更是散发着一种奇异的韵味。

悠悠的吟诵声传开。

“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