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下一站,长安!(第3页)

 

二是法相宗,又名慈恩宗。

 

三是天台宗,又名法华宗。

 

四是贤首宗,又名华严宗。

 

五是禅宗。

 

六是净土宗。

 

七是律宗。

 

八是密宗,又名真言宗。

 

这其中,有六个宗派的祖庭在西安府——三论宗祖庭草堂寺、法相宗祖庭大慈恩寺、密宗祖庭大兴善寺、华严宗祖庭华严寺、律宗祖庭净业寺、净土宗祖庭香积寺。

 

太渊沉默了一会,才语气悠悠说道:“十年可见春去秋来,百年可证生老病死,千年可叹王朝更替,万年可见斗转星移。如今的佛门八宗,又到底还剩多少真传呢?”

 

太渊虽然学道,但并不排斥其他的思想。

 

年少时,他便常常前往国清寺,向智通大师请教佛法,加上全真教秉持三教归一的理念,他的师父灵风子也颇为支持他的此举。

 

所以天台宗的根本《妙法莲华经》他是十分熟悉的。

 

之后又机缘巧合,得见了六祖慧能禅师的菩提心,虽是惊鸿一瞥,但是禅宗本就是【以心印心】,他也感悟到少许精髓。

 

天台宗和禅宗他皆有所得,恰好西安府是剩下的六宗祖庭所在。

 

故而。

 

太渊非去不可!

 

“再加上当今天子隐约打压佛道两派,如今,两家也算是同病相怜。所以,师伯不必太过担心。”

 

听到太渊这般似是询问又仿佛自问的话语,张静定也沉默了。

 

其实何止是佛门,道门儒门都一样,在历史的滚滚长河之中,到底流失了多少精华,那真的只有时光才知晓。

 

哪怕江山代有才人出,能够注入新的思想和血液。

 

但是,和失去的相比,又怎不叫人心痛呢!

 

这也正是为什么,太渊一路走来,每次提出要看各道家门派的藏书,都能得偿所愿。

 

这些道家前辈在知晓他的道行之后,或多或少都将他视为当今道门的未来希望。

 

太渊自己其实也有所察觉。

 

对此,他只能说一切顺其自然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