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杨柳腰,将军肚,像根竹竿顶个鼓!(第2页)
其中,关于他那位神秘的道人师父,江湖上的传言更是神乎其神。
君山之上。
以飞鸟为阶梯,步步行空。
以大鱼为舟楫,踏水如履平地。
太渊打量着祖千秋,只见他五十来岁年纪,焦黄面皮,一个酒糟鼻,双眼无神,疏疏落落的几根胡子,衣襟上一片油光。
身材瘦削,却挺着个大肚子。
活脱脱的杨柳腰,将军肚,像根竹竿顶个鼓。
此时作起揖来,显得分外滑稽。
“祖先生不必多礼,来者是客,还请入座。”
太渊温润的声音传来,让祖千秋顿时松了一口气。
他也感到奇怪,明明太渊并没有散发什么气势,但他莫名地感到自己被看了个透。
“区区薄名,不足挂齿,祖兄叫我平之便可。”
林平之招呼着祖千秋盘膝坐下。
“祖兄之前说此地喝不到真正的好酒,不知是何缘故?”
或许是察觉到几人没有恶意,祖千秋也放开了不少。
不过他可不会真的直呼林平之的名字。“唐代有位诗人叫杜牧,林兄弟可听过他这么一句诗: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祖千秋自以为林平之作为年轻高手,必然从小习武,读书甚少,对自己引证的诗词,于文义肯定是不甚了了。
而自己幼时读过些许诗书,如此一来,定能在几人面前落得个诗文娴熟的印象,也好找回少许自信心。
“祖兄念的是樊川居士的《清明》吧。”
不想林平之立马就道出了此诗句的来历。
同时吟诵起来,语调抑扬顿挫。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林平之的表现让祖千秋对其更是高看一眼。
要知道在江湖之中,大多数人都是目不识丁,常常因为不识字,练功时走火入魔的不在少数。
若是能识字懂些诗文,那可就不得了,完全可以搏个“某某书生”的文雅外号了。
就像那位【君子剑】岳不群,因为其曾考中过秀才,人人都觉得读过书的人到底是不一样。
“呃……是啊!”祖千秋讪讪一笑,“所以啊,要想喝到好酒,还得去杏花村。”
“杏花村,不知离这儿远不远?”林平之问道。
“不远。”祖千秋说道:“杏花村在汾州府的汾阳县,南至平阳府三百九十里左右。坐船的话,两日就到了,若是独自轻装简行,一日可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