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诸天的道士九窍八方
第231章 他乡遇故交(第2页)
地点在南、北京府以及布政使司驻地。
每三年举行一次,逢子、卯、午、酉年开考,又称为乡闱。
由于考期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闱。
现在不过六月,离八月还早。
更关键的是,商不器是江南人士,按常理,就算要参加秋闱,也应该在其籍贯所在地进行才对。
“商公子是否有难言之隐?”太渊注意到商不器犹豫的模样。
“也不是什么大秘密。”商不器洒然一笑,“家父觉得在京城参加秋闱,也许对未来仕途更好一点,就让在下过来了。”
听闻商不器这么说,太渊了然地点点头。
这其中的门道,无非又是涉及门生、学派、党派之类的关系云云。
至于籍贯不符不能在京城考试这一规矩,对于那些没有靠山、缺乏实力的人来说,的确是难以逾越的鸿沟。
但在规矩被制定出来的那一刻,就给打破规矩的人留下了丰厚的利润。
商不器出身不凡。
其父商良臣,以进士身做过翰林侍讲,在京城故友不少。
其祖商辂,更是做到过内阁首辅,官至吏部尚书,门生故吏众多。
像商不器这种情况,又不是要在科举中舞弊,仅仅是换个地方考试而已,对他们这样的家族来说,确实没什么大不了的。
“那商兄你在京城何处落脚?秋闱之后应该还是在京城等待来年春闱吧?”林平之问道。
秋闱考中的称为举人,取得参加会试的资格。
会试,又叫做“春闱”,在第二年的二月中旬。
“我住马府。”商不器说道,“兵部尚书马文升与家父相交甚厚,我此次我来京城,便客居在马府。”
瞅瞅这话,真是闻者伤心,听者落泪。
别的学子还在风餐露宿的时候,他已经住到了当朝尚书家中。
别的学子哪怕考上都还要从小官做起,人家祖父和父亲已经留了一票人脉。
加上商不器自身又是才思敏捷、学识出众之人,此次科举,他还会有意外吗?
嗯?兵部??
太渊忽然问道:“商公子,你与马尚书相识,不知对其建议的武举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