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诸天的道士九窍八方
第233章 漫谈明教(第2页)
他当初刚念书那会儿,几个同窗学子在一起,就对大明朝的国号问题进行了相当多的讨论,这是个能引起大家伙儿兴趣的话题。
因为明太祖以至正二十七年称吴元年,次年即帝位,才始定国号曰大明,纪元洪武。
但是吴既非国号,亦非年号。
至于大明,既不是最初起兵之地名,也不是所封的爵邑,更不像后唐后汉那样可以追溯其起始缘由。
如若依照太渊道长所言,这其中便有了合理的解释。
但紧接着,商不器脑海中又闪过一个疑问:“那后来明教怎么没有成为国教呢?”
这个念头刚一出现,他马上就将其压了下去。
作为熟读史书之人,他自然想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如是而已。
你明教今日能助我打天下,来日未必不能帮助他人?!
想明白这个,自然能推断出明教和日月教的关系。
日月教应该是明教部分弟子拆分而来,而现在名声如此之差,未必没有朝廷在后面推波助澜。
但还有一个问题,那些所谓的名门大派和朝廷关系似乎也不是很好。
得知商不器的疑问,太渊接着说道:“你要知道明教以前也叫摩尼教。”
“摩尼教!?”商不器脸色微微一沉,瞬间反应过来,“方腊起义?!”
提到摩尼教,商不器自然不会陌生。
“不错,所以在宋朝时,他的名声就在一部分江湖人心中毁了。”太渊说道,“加上他们的志趣、行为自然与一般江湖人有异。”
“明教教徒吃素,死时【裸葬】,认为人赤条条的来,应该赤条条的去,行为异于常人,故被视之为邪魔外道。”
“裸葬??”林平之面露不适,“的确奇风异俗,难以接受。”
毕竟在中土人的传统观念里,人死后都要选好风水宝地,举行风光大葬。
像那些历朝历代皇帝的陵墓,一个比一个气派。
有的还活着的时候,就开始准备自己的陵墓了。
“又因他们久受压抑,行事不免乖张,气氛不免神秘,与一般江湖人格格不入,甚至还多造杀孽,得罪了不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