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书生意气,未来规划
“就是因为死了太多的武勋,才导致如今这文武失衡的局面。”商不器耐心地解释道。
望着商不器那隐隐看不惯的模样,林平之心中一动,试探着说道:“商兄,也算是饱读诗书的文人,怎么……似乎对文官执掌兵权一事,并不太认可?”
“我并非全然反对文官掌兵。”
“文官之中,真正懂得行军打仗的又有几人?像于公(指于谦)那样的儒将少之又少。”商不器闻言说道:“前宋之时,文官全面执掌国家军政大权,结果呢?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啊!”
林平之听到这番言论,脸上那股愤慨的表情瞬间消失。
他认真抱拳道:“商兄远见,平之佩服。”
师父太渊跟他说过,一个人要是能跳出自身的阶级来看待事务,那这样的人只要中途不夭折,必定会成为一时之人杰。
此刻的商不器,无疑就展现出了这样的特质。
“我刚才之所以那么说,是因为那些死的武勋们看起来可能无足轻重,但实际上,牵一发而动全身。”商不器目光灼灼,他给几人分析这背后的牵扯。
“愿闻其详。”林平之说道。
“其一,我大明的五军营,三千营,神机营这三大营,精锐尽失,几乎全军覆没,导致后来的三大营名存实亡,直接堵死了大半个武将们的升迁渠道。”商不器说道,“而且最为致命的是,死的全部都是有身份、有背景的武勋世家子弟,还有正直青壮之年的军士们。”
“其二,随着那些有能力、有资格、有资质的武将们在那场灾难中全军覆没,朝廷武将的传承出现了严重的断层,只剩下青黄不接的下一代。”
“于本职的武事兵法稚嫩无比,能力平平。于文方面,也根本无法在朝堂上和诸多文臣抗衡,导致武将地位越来越低。”
这说的深入浅出,不仅林平之能理解,连绯村剑心都听懂了。
林平之不禁类比思考,就如自己所知的华山派一般。
二十年前“剑气之争”把他的底蕴全都败光了,直到现在都恢复不过来。
现在即便岳不群当上了五岳派的掌门,可又怎能与二十年前那个享有“拳出少林,剑出华山”美誉的华山派相提并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