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以发代首,小惩大诫
走出皇宫后的周彧和张鹤龄,心中满是不甘。
对视一眼,各自冷哼一声,分道扬镳。
周彧和张鹤龄都是外戚,两人本身并无出众才能,且皆是贪得无厌的财迷之辈。
不过,到底是伯侯之尊,平日里在京城的贵戚圈子里也有不少来往。
离开皇宫后,两人各自匆匆拜访了那些平日里交情尚可的贵戚,这才得知了陛下突然对他们发难的缘由。
今日朝堂之上。
吏部尚书屠庸偕同九卿上言说:“先帝曾明确诏令,勋戚之家不得占据关津陂泽,开设店铺,侵夺百姓利益。”
“而现在勋戚诸臣却未能恪守先帝诏令,纵容家人在繁华通衢之地开设店铺,拦截商货。都城内外,此类现象比比皆是。”
“而且,永乐帝时期曾有榜例规定:“王公的仆从不得超过二十人,一品官员的仆从也不过十二人。”可如今,勋戚们的仆从竟多达数百人,严重违背了旧例。”
“这些仆从之中,大多是市井无赖之徒,他们冒名牟利,最终利益皆落入这些小人之手,致使民怨沸腾。”
“今今周、张两家为了些许琐事纷争不断,已然有损朝廷的威严,请陛下戒谕两家修好,凡有店肆,一律停止。”
“请陛下敕令都察院张榜禁戒,对于那些扰乱商贾、侵夺民利之人,令巡城御史及所在有司执治。并且仍依照永乐帝时期的榜例,裁定勋戚家人的数量,不得随意滥收……”
两人还打听得知,不止是屠庸和九卿,六科、十三道等诸多言官,也纷纷就此上奏进言。
张鹤龄听闻这些缘由后,气得咬牙切齿,恨恨不已。
“这些言官吃饱了撑的,就知道骂这个说那个的,多管闲事!”
他也只敢背后骂骂那些言官。
至于屠庸,他是吏部尚书,朝廷重臣,张鹤龄还是知道自己自己的斤两的。
而那些九卿,亦是朝堂中流砥柱,也绝非他能得罪得起的。
“本来只是一次寻常小事而已……”
最后,张鹤龄把目标对准了那个闹事的小子。
他已经查清楚了这小子的来历,只是个准备参加武举考试的武夫,没什么背景。
自己因为这件事损失了那么大的利益,总得找个地方发泄发泄。
张鹤龄愤愤地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