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田家五行,长生之问

太渊的想法是,广开民智,传法于万千百姓。

世间芸芸众生,各人智慧不同,但如同大浪淘沙,总会涌现出那些惊才绝艳的奇才。

若能集合他们的智慧,或许就能为修行之路开辟出全新的方向,冲破当前的困境。

太渊始终没有忘记,六祖在最后关头的那种大恐怖,到底是源于何处??

是这片天地压制,不准出现超格的存在?还是天道有变?亦或是有什么幕后黑手?

能为境界到了太渊这种层次,肯定要为之后的道路着想。

古往今来,能达到太渊如今的道行的也不过区区数十人,更多的只能在内景徘徊。

因此,太渊看待如今的修行典籍,几乎都是以辩证的眼光去审视。

有些道书上所记载的内容,根本就是毫无根据的臆想。

不是真经。

太渊从不认为自己的天资是最高的。

所以修行路上,他需要可以论道的道友,可这将近四十年里,他觉得目前也就九如和尚和东方不败有机会到自己现在的境界。

这实在是太少太少!

各家各派敝帚自珍已经成了习惯,如今下去,怎么能出现足够多的天骄?

故而,太渊需要世间有足够多的修行者,才能出现太渊希望的那种新局面。

这很困难。

太渊知道,自己若是坚持如此,相当于要打破千年来的某些传统。

那些掌握知识的人肯定不愿意失去自己的特殊性,无论是掌握文化知识的士人,还是有着武功秘籍的江湖人。

的确,太渊可以用武力强迫他们,但这样必然会留下隐患,日后也许会导致祸起萧墙。

所以,太渊决定借助于朝廷之力,占据大义名分,以大势所趋的滚滚潮流,碾压那些阻碍进步的旧糟粕。

恰好此时,他已被封为【国师】,也初步获得了皇帝的信任,这无疑为他的计划提供了有利条件。

这第一步,就是提升大明朝廷本身的国力。

民以食为天。

恰好之前那位西班牙人带来了甘薯这种高产作物,目前朝廷已经开始投入种植,效果显著。

至于玉米和土豆,此刻还远在另一块大陆,暂时无法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