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概率论与心理博弈(第2页)
“尽量吧。”徐锋也是无奈地摊了摊手。
我斜看了徐锋一眼,道:
“刚才的游戏,你是利用了‘本人’这个词的双关意吧?‘本人’这个词既可以说是游戏参与者双方各自‘本人’,也可以说是说明游戏规则的那个人他‘本人’。”
“对,这也是我临时想到的。”徐锋笑着道,“‘游戏输的一方还要答应一个不违背本人意愿的条件。’这句话,如果胡梓欣把‘本人’理解为游戏输的一方,就是一个对自己不怎么吃亏的游戏规则,但是由于这个规则是我说的,所以本人就变成了‘我’,所以刚才的石头剪子布游戏,事实上不管是她输还是我输,最后吃亏的都是她。”
“想法是很好啦,可是,万一胡梓欣再稍微聪明一点,多问了你一句游戏规则怎么办?”我忍不住问。
“所以事实上这场游戏我设置了不止一个陷阱。刚才的游戏规则中的‘本人’定义,只是一个陷阱而已。事实上,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陷阱。我也多少计算了胡梓欣的心理吧。”徐锋说。“就算胡梓欣识破了我对‘本人’定义模糊的陷阱,我也还有别的办法赢。”
“怎么说?石头剪子布,这种随机的游戏你也未必能赢吧?”
“随机?阿真,你真的认为刚才游戏时出的石头剪子布是随机的么?”徐锋笑着看着我,露出清爽的白牙。
“难道不是?游戏不是不能作弊么?”
“可是就算不能作弊,也不意味着我不能赢啊。”徐锋保持着笑容,“还记得刚才石头剪子布的游戏规则么,我说了,出手之前我会预告,事实上,我是用我的预告诱导了胡梓欣,让她按照我的计算出了我想要她出的手,从而赢了她。”
“喂,你在耍酷么,这么神?”
“让我给你分析一下就知道了,阿真。”徐锋开始长篇大论似的解释起来,“事实上,石头剪子布的三局两胜根本只是一个幌子,如果胡梓欣把关注点集中在三局两胜上,她就输定了。我一开始的目标就只是一局定胜负而已,多余的两局只是为了干扰她的思考。
站在胡梓欣的立场思考一下吧,第一局时,我预告出拳头,那么胡梓欣的思维就是:
‘如果徐锋出了拳头,他如果输了的话就直接输了,连接下来两局赢回去的机会都没有了,不划算,所以他在第一局出拳头的可能性很小,有可能出剪刀或者布,所以我应该选剪刀或者拳头。
‘但是如果我选择了剪刀,他出了拳头,他赢了我的话我就没有接下来的两局了,对我来说出剪刀不划算,所以我出拳头更划算,一来他可能出布或者剪刀,我有二分之一的胜率,二来就算他出布我这一局输了,我也还有接下来的两局扳回来,就算他真的赌博出了拳头,我们也是平局,所以出拳头对我来说是最安全的。’就是出于这样的考量,我才能够反过来推导出胡梓欣第一局最有可能出拳头,因此我出了布,赢了第一局。”
我感觉到我好不容易缠上绷带的脑袋又开始隐隐作痛,我忍不住道:
“打住,先考虑一下我这个旁观者的感想吧。你说的这个好像很有道理,但是如果是我的话,猜个拳哪里会想这么多的?要是我出拳,我肯定随机出啊。”
“随机?阿真,你真的认为你会随机出吗?”徐锋和和气气地笑看着我,“阿真,如果我让你现在不要想大象,你的脑海里会浮现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