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可入文峰楼的第七层




                当安小薇抄录的这首《渔家傲、秋思》摆在徐子州徐老大儒的面前之后。



    徐老大儒一捋长须,拿起了这张纸,视线落在了这张纸上。



    江老夫子三人皆看向了徐子州——



    他们很好奇。



    好奇于一个他们原本所熟知的大字不识几个的、现在却偏偏又很是矛盾的那位少爷,他究竟能吟诵出一首怎样的词来。



    对于这首词他们并不期待。



    因为要做出一首精美的词很难,要做出一首经典的词更难。



    在江老夫子想来,就算陈小富识字,就算他真有才华,他的这首词大抵也就是个三流水准。



    三流已算是是入了流,这临安书院的那些寒窗苦读了十来年的少年们,绝大多数也就是这么个水准。



    可当徐子州仔细一瞧之后……



    江老夫子那双老眼突然大睁!



    因为,徐子州此刻的神色过于激动!



    徐子州倒吸了一口凉气!



    他还咽了一口唾沫!



    他原本一只手拿着那张纸,他现在已是双手捧着那张纸!



    那就是一页轻飘飘的纸,可看上去却仿佛重若千钧!



    因为徐子州的双手,竟然在微微颤抖!



    黄学政与李老院正也看见了徐子州的异样,李老院正俯身,低声问了一句:



    “此词怎样?”



    就在这时,有三个沐浴了一番而来的齐国学子。



    他们刚刚推开了院子的那扇竹门,刚刚踏入了这处雅舍的院子中。



    他们看见了他们的老师这时竟然捧着一张纸无比激动的说了一句:



    “此词……当可入文峰楼的……第七层!”



    徐老大儒这话一出,所有人顿时倒吸了一口凉气。



    那三个学子更是震惊的止步,满眼难以置信的看着他们的老师。



    大周帝京文峰楼,它并不是大周开国之后才存在。



    它已存在了足足五百年!



    它始建于夏朝,历经了陈朝,它收录的不仅仅是夏朝陈朝和大周的名人诗篇,它里面保存的是这五百年来公认的天下最好的诗词文章!



    七层文峰楼,天下学子,其诗词文章但凡能入楼,就算是第一层楼,这已是莫大的荣幸,这已能载入族谱让子孙后代引以为豪。



    文峰楼的第七层……



    听说五百年来,第七层楼仅仅只有文章十八篇。



    其中有诗十篇,词五篇,骈文二篇,还有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