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庆园(五更)(第2页)




    他压根就没去乡下体察什么民情,他在煮着一壶茶。



    坐在他对面的那位须发皆白的,面容略显灰暗的老者便是钱士林钱首辅!



    钱老太爷这时候正看着摆在面前的一张纸。



    这张纸上是一首名为《渔家傲、秋思》的词。



    他将这纸放在了一旁,这第二张纸上是两幅对联。



    又看了看两遍,他将这张纸又拿起放在了旁边。



    第三张纸上是两首诗。



    一首名为《春闺》,一首名为《两相思》。



    又看了数息,拿开这张纸,下面的一张又是一首词。



    此词名为《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



    事实上这些东西都是他抄写下来的,他已看过了无数遍。



    葛子健葛城守穿着一身宽大的麻衣,他将煮好的茶倒入茶杯中,起身,执晚辈礼,双手恭恭敬敬的将茶递了过去:



    “钱老……陈小富的这些对联诗词虽好,却也不至于让您老手不释卷的吧?”



    “晚辈在您这呆了十来天了,您老是天天看啊!”



    “真有那么好看的么?”



    钱老爷子接过茶盏,视线又落在了这些纸上。



    “你呀……你若是有你父亲一半的才华也不至于说出这样的话来。”



    葛子健那张胖脸笑开了花:



    “您老说的是,晚辈最怕的可不就是读书么?”



    “当年若不是您老看在爷爷和父亲的面子上帮晚辈谋了这么个好差事,晚辈现在还不知道在哪里讨饭呢!”



    钱士林抬起头,微微一笑:“你小子很是精明,这些年将临安治理的……也还算是不错,算是没有给老夫的脸上抹黑。”



    “这么给你说吧……”



    钱士林呷了一口茶放下茶盏,拿起了那几张纸来。



    “老夫向来以为天下无全才全能之人,诗词文章也一样。”



    “就拿咱们大周的这五位大儒来说,他们在文学上的造诣也各自不同。”



    “文渊阁大学士安经纬善于杂记,文昌学宫邰正弘善于赋,秦家的那个秦文齐善于曲,国子监康柄辉善于词,张太傅善于骈文。”



    “倒不是说他们在别的文体上就不行,相对而言,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造诣更深一些。”



    “但即安这小子似乎有些不一样……”



    葛子健那短短的脖子伸了出去,好奇的问道:“他有何不一样?”



    “这下联……成名原非易事,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此下联不仅仅是对仗工整,它所蕴含的意义还非凡!”



    “再看这两首回文诗,就算《春闺》乃安小薇所做,这首《两相思》造诣之高,恐怕邹九章见之也会自叹弗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