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百姓苦(第3页)




    “有多少灾民抵达了临安?”



    “晚辈寻思大抵在万人左右。”



    钱士林没有再问,他默默的吃着猪头肉,默默的喝了一杯酒。



    坐在他身边的钱四两这时忽的说道:



    “爷爷,那位陈公子……很了不起!”



    钱士林又看向了这孙子:“哦?你怎么认为他很了不起?”



    “孙儿与临安书院的几位好友去了南门亲眼所见。”



    “都看见了些什么?”



    “孙儿看见了陈公子与那些灾民们席地而坐侃侃而谈,他……他真的与常人很不一样。”



    “且不说身份地位,书院的学子们站在城门处都以袖掩鼻,实在是那些灾民身上的味道太重,孙儿其实也受不了,可偏偏那位陈公子与那些灾民们近在咫尺却依旧谈笑风生……”



    “他就像鼻孔被堵住了一样。”



    “后面他站在高处给那些灾民们说了很多话,那些话令孙儿心潮澎湃,也令那些灾民们对他顶礼膜拜。”



    “他说要收留所有的灾民,要给他们请最好的大夫,要给他们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要让他们吃饱饭……”



    “官府该做却没有做到的事,他做到了!”



    “孙儿就在想,朝廷养着那么多的官员,他们究竟是干什么吃的?”



    “咱大周户部就穷得没有一粒赈济灾民的粮食了么?”



    “还是大周朝廷上上下下真的就已经黑成了一窝?”



    葛子健面色微微一红,心想这小子这些年一直跟在钱老的身边,这听起来他并没有学到钱老一成的圆滑啊!



    “四两啊,也不能这样看待这些问题。”



    葛子健打断了钱四两的话,又道:



    “国家有国家的难处,各地的官员也有各自的难处,赈灾这种事它其实远比你所想象的更加复杂……”



    钱四两也打断了葛子健的话:



    “真的就很复杂么?”



    “我与陈公子在城门处见了一面,问了他一个问题。”



    “我问他,这不是朝廷该做的么?”



    “他回答我说……是啊,但如果朝廷不做难道就看着他们去死么?”



    “他急着和红袖姑娘去用饭,他知道了我是爷爷的孙子,他给我又说了两句话。”



    钱士林好奇的问道:



    “他又说了什么?”



    “他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他说……百姓特么的又没招惹谁,凭什么该受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