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伏山纪事美知
第二百四十章 邂逅岳阳(第3页)
车沿城转了一圈,捡了几个乘客后又回到了火车站广场。此时,乘客们怨声四起。人多天热,大家直冒汗。好几个人都吵着要下车。一位带着女朋友,穿着迷彩服的年轻军人,拉着女友的手向车门挤去,司机开门。执门的是一个牛高马大的家伙,用力推搡了一把并指着军人的鼻子出言不逊:“妈的,坐了这么久,还想开溜,再喊,老子揍死你。”军人象遭受了莫大的凌辱,怒火燃烧,怒目而视,紧握拳头,正准备出击。一旁的女朋友挤进两人之间,并劝军人:“算了算了,我们等一等,大家都没有下车。”人们蹦紧的神经一下松弛了,几十双眸子收回了复杂的目光。
跟我们邻座的老乡小声地跟我点:“你看,这象什么话。”过后询问得知,老乡姓庞,退休教师,两个儿子读自费大学,他的退休金入不敷出,无奈之下,他只有拼着这把老骨头,到广州私立学校受聘重上三尺讲台。他还说:“我们那一代人没有实行人口政策,认为多子多福,到头来背井离乡,都因为孩子多,负担重,真是自讨苦吃。你们这代人就不会了再吃这份苦了。”
实在没有办法上人了,车子启动终于。在尘土飞扬的碎石公路上,颠簸起来。开始撕票了。前面几个都按车老板的价给了5元钱。撕到中间时,一位年轻人说:“对不起,按我们这地方的老规矩,我只能给你2元钱,多了我没有办法报销。”
一个拉客崽凶巴巴对他说:“你到底给不给?”年轻人坚定地回答:“不给。”挤过来另一拉客的男子威胁他说:“那好,等下车时再跟你算帐。”年轻人哼了一声后若无其事。乘客们小声议论:“总算碰到钉子了,欺软怕硬,只有整外地人。
”我后面几位老乡说:“我们也只给2元。”那位车老板骂道:“哪个只给2元,我他马上滚下去。”没有人再开腔了。都想一路图个平安与顺风。
在拉客者中有一个前穿后串活动频繁的女人,约莫30岁左右,脸皮黝黑,胖墩墩的,无半分姿色可言。他挤到我们前面,拍了我同路女伴的肩膀,皮笑肉不笑,并用夹生的四川话说:“老乡,你们两个也是一路的吧,下车后到我那餐馆吃饭,好不好?包你们满意。”然后,她又用同样的方式同样的话语招揽顾客。
在车上又坐了许久,总算看见岳阳码头了。车门打开后,几个拉客者迅速跳下车,围在车门前忙碌地拉住客人进入他们的餐馆。有人去餐馆,也有人直奔码头售票处。那人象猫闻到鱼腥味一样紧跟在我们的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