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水陆并进(第2页)
李靖站在阵中,密切观察着城内的反应。他派出小股精锐部队不断发起冲锋,做出一副志在必得的样子,却又在关键时刻下令回撤,避免过多伤亡。城外的裴元庆也依计行事,带领骑兵在城外围不断骚扰,制造出要从多个方向同时攻城的假象。
傅采林不敢有丝毫懈怠,时刻关注着城外的动向,将兵力分散在各个防御点。时间一点点过去,他始终没察觉到这是佯攻,只以为隋军在寻找攻城的最佳时机。而李靖则巧妙地控制着进攻的节奏,既给城内造成了巨大压力,又保存了自己军队的实力,等待着杜如悔在高丽国内挑起内乱的消息。
当薛仁贵率领五万大军如汹涌的潮水般出现在安市城(今海城)时,这座城市瞬间被紧张的气氛所笼罩。围城之势如铁桶一般,然而,令人惊讶的是,薛仁贵竟然围三缺一,只留下西门(西南方隋军方向)作为守军的逃生之路。
站在城墙上的守将杨万春,凝视着城外那如狼似虎的敌军,心中涌起一股绝望。他看到薛仁贵给自己留下的门,竟然是朝着隋军的方向,这让他心生疑虑:难道隋军已经攻占了白岩城?如果自己弃城突围,岂不是正好撞上隋军的主力?这样一来,自己的军队必然会全军覆没。
杨万春深知自己的处境艰难,他手中仅有五万守军,而且没有任何援军。面对如此强大的敌人,等待他的似乎只有死路一条。然而,作为一名将领,他决不能坐以待毙。
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杨万春决定派出两支小队,分别从西门出发,绕道而行。其中一支小队前往乌骨城和平壤方向求援,希望能得到其他城池的支援;另一支小队则绕道建安城(盖州)和盖牟城(抚顺),向高延寿部求援。
这是一场生死攸关的冒险,两支小队能否成功突围并带回援军,关系到安市城的存亡。杨万春默默祈祷着,希望上天能眷顾他和他的士兵们,让他们在绝境中找到一线生机。与此同时,李孝恭和张亮等人率领着水军,如幽灵一般在夜幕的掩护下,悄然穿越隍城岛,渡海登陆高丽。他们的目标是夜袭卑沙城,而城内的守褥萨孙代律对此却浑然不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