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万界革命无处安放的三心二意

第47章 逃往敦煌(第3页)

 

追兵的马蹄声已近在咫尺,莎雅甚至能听到管事狰狞的笑声:“跑啊!看你们能跑到哪去!”

 

突然,一支羽箭破空而来,“嗖”的一声钉在追兵马前,惊得战马人立而起。

 

“敦煌地界,阳关属汉朝!再敢往前一步,格杀勿论!”一声冷喝从关墙上传来。

 

莎雅抬头,只见一名汉人将领身披铁甲,手持长弓,目光如电。正是汉将张辽。在他身后,数十名骑兵已列阵待发,寒光闪烁的长矛直指追兵。

 

老爷家的管事勒住马,脸色阴晴不定,咬牙喊道:“将军!这些是我家的逃奴,按规矩该由我们处置!”

 

张辽冷笑一声:“规矩?在敦煌,汉律才是规矩!”他缓缓抬起手,“我数三声,不退者,死!”

 

“一!”

 

追兵面面相觑,有人已经开始后退。

 

“二!”

 

管事额头渗汗,握紧马鞭的手微微发抖。

 

“三!”

 

话音未落,汉军骑兵齐声怒喝,战马嘶鸣,铁蹄震地!

 

管事终于怕了,狠狠瞪了莎雅一家一眼,调转马头:“走!我们回去!”

 

追兵狼狈退去,莎雅双腿一软,跪倒在地,泪水夺眶而出。

 

“我们……我们活下来了……”

 

进入阳关后,汉军士兵给他们分发了热粥和粗布毯子。莎雅捧着热腾腾的碗,手仍在发抖。

 

“别怕,到了这儿,没人能伤害你们。”一名汉人士卒温和地说道。

 

关内已经聚集了数百名逃来的各族百姓——有羌人、匈奴人、西域胡商,甚至还有从贵霜逃来的奴隶。大家都在排队登记,等待分配土地和房屋。

 

“姓名?族属?”一名文吏抬头问道。

 

“阿达木,若羌族,原为鄯善国佃农。”父亲恭敬回答。 文吏点点头,在竹简上记录:“按汉律,入籍即享汉民之权。你家五口人,壮劳力可分三十亩,妇孺十五亩牧场一块,共计三十亩田,六十亩牧场。犁耙农具一套,耕牛一头。小麦种一百斤,种牛二头种羊六头,若愿定居敦煌城,还可领一套宅院。”

 

莎雅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真的……不用再做奴隶了?”

 

文吏笑了:“在敦煌,没有奴隶,只有汉民。”

 

走出登记处,莎雅望着关内熙熙攘攘的人群,远处商队驼铃悠扬,汉军骑兵巡逻的身影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阿爸,我们真的自由了……”她轻声说道。 阿达木深吸一口气,拍了拍女儿的肩膀:“从今天起,我们就是汉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