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疏勒城下
“贼将哪里走!”一声清啸,太史慈竟从谷顶亲率精锐骑兵,沿陡坡飞驰而下,如猛虎下山,直插疏勒军后阵!他枪尖飞出十丈高巨浪,所过之处如波开浪裂,无人是一合之将,目标直指军中主帅韦多! 胡砀魂飞魄散,长刀运劲,堪堪飞出三碗口粗火焰柱。浪头当头浇灭。太史慈马快枪疾,交手不过一合,一声暴喝,右手铁枪如闪电般刺出,洞穿韦多的胸膛,将其挑于马下! 主将阵亡,又被两头堵死在山谷中,疏勒军彻底崩溃,纷纷丢弃兵器跪地求饶。八千援军,除少数溃散,大部被歼或俘虏。汉军迅速清理战场,太史慈与周仓会师,留下部分兵力看守俘虏,旋即率领得胜之兵,向下一个预设战场机动。
就在磐石谷激战的同时,褚燕率领三千轻骑,如旋风般卷向西南方向。他并未选择硬碰硬,而是充分发挥其来去如风的特色。 莎车城主裴松接到王命后,果然心存犹豫,行动迟缓。他深知汉军厉害,不愿将本族子弟兵消耗在为疏勒王解围的路上。磨蹭了数日,才勉强点起五千兵马,慢悠悠地向疏勒进发。 行军至一片胡杨林与沙地交错地带,前锋突然来报:“将军!前方发现大量汉军旗帜,烟尘滚滚,似有大军埋伏!” 尉迟圭心惊,连忙下令停止前进,列阵备战。等了半晌,却不见汉军进攻,只有远处旗帜飘扬,烟尘时起时落。 正惊疑不定时,侧翼又传来警讯:“报!我军左翼发现汉军游骑!” “报!后方辎重队遭小股汉军袭击,粮车被焚数辆!” 褚燕的疑兵之计奏效了。他分派小队骑兵,拖着树枝来回奔驰扬起沙尘,四处插上旗帜,不断骚扰莎车军,让其时刻处于紧张状态,却始终不与其主力接战。 裴松本就疑惧,见此情形,更认定汉军有大队人马在此设伏,目的是阻止自己去救疏勒。他本就不愿死战,此刻正好找到了借口。 “汉军势大,埋伏重重,我军不可冒进,以免中计!传令,后队变前队,撤回莎车城,固守待援!”尉迟圭毫不犹豫地下令撤退。 莎车军如蒙大赦,慌忙后撤。褚燕见状,立刻率领骑兵如同饿狼扑食般展开追击,专挑掉队的、混乱的下手,又杀伤俘虏了不少敌军,一直将其“礼送”回莎车城附近才撤走。莎车一路援军,就此被轻易化解。
疏勒城内,和德每日登城眺望,期盼着援军的到来。起初,他还信心满满,认为四方兵马一到,里应外合,必可击破汉军。 然而,日子一天天过去,城外汉军的营寨越发坚固,攻城器械也逐渐打造完备,进行了几次试探性攻击,箭矢甚至射上了城楼。而期盼中的援军,却杳无音信。 偶尔有冒死突围出去的士兵带回零星消息,不是“桢中军全军覆没,胡砀将军战死”,就是“莎车军遭遇汉军主力,已败退回去”,还有其他小股援军被汉军游骑击溃的消息。 希望如同泡沫般一个个破灭。城内的粮食开始紧张,士气低落到了极点。军心浮动,百姓惶恐,甚至开始出现暗地里抱怨国王的声音。 怯沙陷入了彻底的绝望和恐惧之中。他最大的倚仗——贵霜帝国,似乎也因汉军的雷霆之势和庞统、许攸暗中派细作散布的“汉与贵霜不欲开战”的流言而选择了沉默观望。 这一日,张辽下令,将俘虏的数百名疏勒军士卒,剥去衣甲,放回疏勒城下。这些面如死灰的俘虏,哭喊着奔向城门,将他们亲眼所见的援军如何被汉军轻易歼灭的惨状,告知了守军。 最后的一根稻草压了下来。疏勒城守军的抵抗意志,随着这些败兵的哭诉,彻底崩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