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万界革命无处安放的三心二意

第七十四章 扯皮

占领大宛东部城邑的过程比预想中更为顺利。张辽大军堂堂正正沿主道推进,沿途所遇小城、堡垒,或因听闻东西两线惨败而军心涣散,或被汉军浩大声势所震慑,抵抗大多微弱甚至望风而降。张辽严格执行军纪,只惩处负隅顽抗的首恶,收编愿意归顺的士卒,对平民则秋毫无犯。

 短短一月有余,除贵山、贰师、郁成三座大邑及其周边卫星堡垒外,大宛东部广袤土地已尽数落入汉军掌控之中。

 接下来,张辽做了一件让大宛人瞠目结舌,继而欣喜若狂的大事。

 在庞统、许攸等谋士的紧急筹划下,一项名为“分田令”的政策迅速在各占领区颁布施行。告示由通晓大宛语的吏员和归顺者四处宣讲,内容石破天惊:所有原属于大宛国王、议事会长老及反抗贵族的土地、牧场,一律收归汉军所有,旋即均分给原佃农、奴隶及无地之平民。每丁口授田三十亩,发放凭据,永为世业,三年之内,仅收取收成的十分之一作为军粮赋税。

 同时,张辽颁布第二道命令:“解放令”。废除一切奴隶身份,所有之人,无论出身,皆为汉军治下自由民,享有同等权利与义务。原奴隶主不得阻挠,违令者,以抗命论处,田产抄没。

 消息如野火般传遍大宛东部。起初,人们不敢相信。千百年来压在他们头上的贵族、长老,那些生来高贵、视他们如牛马牲畜的老爷们,真的能被推翻?那些他们世代耕种却无一垄属于自己的肥沃土地,真的能分到自家名下?

 直到汉军士卒真的带着绳尺、竹简,一板一眼地划分地界,将写有姓名田亩数的木牒交到一双双颤抖的、布满老茧的手中时,巨大的、不真实的幸福感才如同帕米尔高原的阳光,瞬间驱散了笼罩在他们命运之上的阴霾。

 “是真的!汉军没有骗我们!这地…是我们的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农跪在刚刚分到的田埂上,抓起一把黑土,老泪纵横。

 “我不是奴隶了!我是自由人了!”一个年轻的牧羊人扔掉了象征奴籍的项圈,对着雪山尽情呐喊。

 生产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解放。拥有了土地和自由的人民爆发出了惊人的生产热情。他们自发组织起来,帮助汉军修缮道路、运输粮草,甚至主动报告可能藏匿的贵族残兵。整个占领区非但没有成为拖累汉军后勤的包袱,反而迅速转变为稳固的前进基地,民心归附,一片欣欣向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