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经济战(第2页)
此言一出,周围的西域商人更是感恩戴德,欢呼“大汉天子万岁”之声不绝于耳。他们仿佛看到无数的牛羊、粮食、精美的漆器丝绸正通过这条漫长的丝路,滚滚流入自己的仓库。求书帮 庚欣醉全
没有人注意到许攸眼底深处那一闪而过的、冰冷如刀锋的光芒。
三年时光,如白驹过隙。
这三年里,康居国几乎找不到一片种植粟麦的田地,举目四望,皆是皑皑棉田。八月丰收季,棉桃炸裂,如同大地铺上了一层厚厚的雪。这“雪”温暖不了人心,只能点燃人们对汉朝物资无尽的渴望。乌孙国的草原上,传统的马群、牛群比例急剧下降,取而代之的是如同云朵般铺满草场的绵羊。羊群啃食着草根,牧场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退化,但没人在意,剪下羊毛就能换来一切,谁还在乎明天?
大量的粮食从汉地、西域都护府辖地乃至更远的地方,由庞大的车队运抵大宛。汉朝驻大宛的最高统帅张辽,坐镇贵山城外的军营,默许甚至护卫着这一切。他治军极严,汉军秋毫无犯,只是冷静地观看着这场由他亲手导演的繁荣盛宴。
暗流,早已埋下。
管亥及其手下精锐,早已化整为零,渗入康居国的大小绿洲、城镇乡村。他们或为雇工,或为小贩,甚至混入贵族庄园为奴, (冷眼旁观),将各级贵族的贪婪、平民的困顿、奴隶的绝望一一记下。同样,褚燕率领的黑山军旧部,则深入乌孙各部落,他们擅长骑射,很快融入牧民之中,倾听他们对王室和贵族只顾自己发财、不顾牧场承能力的怨言。
危机总在最绚烂的时刻爆发。
第四年初秋,康居的棉花再次获得前所未有的丰收,棉农们望着堆积如山的“白色黄金”,脸上洋溢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乌孙的牧民剪下了如山如海的羊毛,期待着又一个丰饶的冬天。
然而,贵山城交易所的木牌,在一夜之间,全数翻转。
所有关于棉花和羊毛的收购牌价,全部被摘下。
取而代之的是一张盖有汉西域长史府和大都护张辽印信的告示:
“告西域诸邦知: 今中原腹地,连年水旱蝗瘟,灾异频仍,赤地千里,仓廪空虚,饿殍遍野。皇帝陛下仁德,倾尽府库以赈灾民,然犹不足。 即日起,暂停一切非必需物资之征购。西域所产之棉、毛,非当下救急之所必需,恕不再以粮食物资换取。 望诸邦体恤天朝之艰,共克时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