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战:红色掌柜小黄鱼一根

第243章 盯梢(第2页)

 “你说到点子上了。”周部长抬起手指刹那惊醒,他有点被板垣带进思维误区了。

 他起身走了几步,转身看向两人,笃定道:“板垣被日本天皇赶出中枢,他肯定想要回去,重新拿到天皇的信任,他是想拿这件事立功。

 但是军部的其他人可不一定这么认同!

 起码接任的陆军大臣就不会希望板垣回去。

 出于公心考虑,他们不会拒绝和重庆和谈的机会,所以板垣来了南京,负责这件事。

 但一定不会让板垣把我们都给弄的不高兴,要不然我们撂挑子不干,重庆也没谈下来,他们是两头不落好。\7^0\0′t?x,t/.`c/o?m′

 对不对?”

 “对。”顾砚声点头。

 “极有可能。”丁墨邨也点头肯定。

 “哈,有意思哈。”周部长脸上露出笑容,“这么说来,我们要是扯后腿,表现的不高兴,日军大本营那边就会担心我们走,他们一担心,就会给板垣施加压力,甚至不采纳他的意见?”

 “是这样。”顾砚声应声。

 “有什么扯后腿的方法。”周部长坏笑。

 “经济。”顾砚声提出想法的时候就想好了,“日占区,日本人最希望看到的就是稳定,没人搞破坏,经济发展的很好。

 前两次军票的事件就已经证明了,日本人最看重的就是日占区的经济,经济一乱,起步就是一个宪兵司令被拿去日本上军事法庭。

 他们军部打算从里面获取物资,以战养战,这个目标要是达不到,那他们就急。

 所以,只要上海的经济再出问题,军部就肯定忍不了。

 现在是宪兵司令部管,试过了,不行。

 派经济专家来,试过了,也不行。

 兴亚院,已经是军部妥协的结果了,兴亚院手上要是经济再不行,这就得找责任人了。

 兴亚院是内阁在管理,海军中将主事,内阁是肯定不会承认自己有问题,海军也不会背这锅,那得怪谁?

 还不是怪新政府为什么没推进,以华制华的战略,为什么得不到实施?

 到时候我们在报纸上稍微吹吹风,找几个经济学家说一下这番言论,递刀子给兴亚院,那我觉得下面的事情,就是兴亚院的海军中将和陆军对骂了。”

 “经济!”周部长哧笑道:“日本人还真就怕这个,他们搞经济是完全不会,我觉得可以用,具体的方法有着落么?”

 “暂时还没有具体的,经济想要发展,无非是生存环境稳定,商业金融稳定,那么反过来就是不稳定,我觉得可以从这方面入手。”顾砚声小小的提示一下。

 方法得让周部长自己想,最大的锅得他自己来背。

 别整的像是他顾砚声要搞坏上海的经济一样,他不是这样的人。

 顾砚声陪着俩人思索了会,讨论了会。

 讨论的结果就是,事情还真没那么乐观。

 两步路走,一步是重庆分子搞破坏,搞的上海大乱,这个是现在进行时,但是李世群对他们的打击也很凶,想要从这个层面让上海大乱没太大的进步空间。

 剩下就是单纯的经济崩溃。

 现在上海在兴亚院的治下,分区治理,想要搞垮全上海经济,还不让日本人发现是他们故意搞的破坏,还真不是那么容易。

 思考了会散场,先就这么着,可以先看日本人出招,再慢慢想。

 没过两天,日军大本营的战略规划落地。

 为了加强对华北,华中,华南方面战场的统一指挥,组成中国派遣军,以西尾寿造为总司令,板垣征四郎为总参谋长,总司令部设在南京。

 命令第十一军司令官冈村宁次,集结十几万军队进攻长沙。

 一般人单看报纸就两条信息,日军大本营改组军队,冈村宁次进攻长沙,看起来好像就是一次权力的更替。

 不过顾砚声这种当事人看起来,这里面的意图就很明显,板垣在以打促和。

 第一步就是施压老蒋,板垣的恩威并施,倒是玩得挺溜。

 9月是秋收季,长沙又号称天下粮仓,这个时间打长沙,目的很明显,就是要抢粮,就是要吓坏老蒋。

 一箭双雕。

 那下一步就该是接触了。

 看了下美国报纸。

 美国人对于日军放弃进攻苏军的原因有了更细致的调查。

 绝不是什么打不过导致的放弃不打了。

 日本人其实还想继续打下去,哪怕在蒙古被苏军揍成了猪头,板垣之流的日本军官为了不担责,不下台,照样在调遣外面的关东军去蒙古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