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六章(第2页)
贺军尧机不可失,赶紧把自己存的疑惑都问了出来,“我看你用药,都是常用的药草。”
方默南似笑非笑地看着他,“我要是开给他们贵重药材,病没治好,非得把他们一家三口给吓死不成。”
“那倒是。”贺军尧点点头,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她要是开些名贵药材,别说治病,是立马没命。
方默南站在案板前,手起刀落,利落的做饭,“邱大婶的病源自思虑过重,再有就是沉重的生活负担,邱大叔的病好了,她也就好了一半。心情好自然好的快。”她接着又到:“人有百病,药有百种,一药治一病,百病皆愈。只要自己平时注意对症下药,辩证施治,就能身心健康,长命百岁。如:‘喜怒偏执是一病‘。对症治疗:‘行宽心和是一药‘。‘忘义取利是一病‘。对症治疗:‘推分引义是一药‘。“好色坏德是一病‘。对症治疗:‘近德远色是一药”。‘毁人自誉是一病‘,“心无嫉妒是一药”;‘以智轻人是一病‘,‘教化愚顽是一药”;‘欺侮孤寡是一病‘,“扶助老幼是一药”;“以功自矜是一病”,“不自夸彰是一药‘;“僧人胜已是一病‘,“崇尚胜己是一药‘。”她斜看了他一眼,“这个想必你应该知道。”
贺军尧点头,他的内家功就源自道家。“嗯!你说的是道家经典太上老君说百病崇百药经。”他摩挲着下巴道:“中医和道家……”
方默南接着道:“《黄帝内经》中展示的真正医者的境界,以修道体道悟道为目标,以济世度人为手段,道,武,医均融汇贯通,不拘一格。历史上的名医不好多也是道士出身嘛!”
贺军尧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数数历史上的名医,还真有不少道士。
方默南关了火,拍拍手,接着道:“聪明人投资健康;明白人储蓄健康;普通人忽视健康;糊涂人透支健康。谁是糊涂人?老是蹦迪的,老是喝酒的。生活不规律的,那是在糟蹋身体。”她拍拍他的肩膀,“珍惜生命,远离疾病,凡事看开点儿。”用布端起砂锅放在托盘上,端着就走了。
贺军尧诧异地看看自己刚才被她拍过肩膀的地方,这是在安慰自己,怎么透露着怪异,这明明是长辈对晚辈的才有的。“这辈分不对吧!”方默南似有若无地声音传来,“在医学是我……这些天稍微松快了一点儿,邱大婶的病基本上好了,剩下的调养就行。至于邱大叔每天坚持不懈的复建,也小有成效。前些日子白天忙着转不停,晚上才能闪进空间。方默南坐在书房,难得的清闲一刻,“咚……咚”敲门声响起,这个时候谁会来。“请进”方默南提高声音说道。
胖子推门走了进来,就看见窗外的阳光正好照射在方默南身上,晕黄的光影中,她恬静地拿着各国的报纸,空气中弥漫着淡淡地书香,静逸、闲适。他手里拿着报纸,“老大!咱们的公司又上了国家的报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