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9章(第2页)
那时的琼海还没建省,属于岭南的的一个区,穷得很,财政靠吃补贴。
83年,国家给政策,让琼海快些富起来,可以进口洋货自用。但用着用着,或者还没来得及用,洋玩艺就长腿儿跑出了岛,
对于85年在琼海发生震惊全国,并且牵扯甚广的汽车走私案,当时的官员之所以敢冒天下之大不违,挑战法律界限搞全民走私,只源于真是“穷”怕了。当年琼海家底实在太穷,八十年代改革初期,在其行政建制尚未脱离岭南之前,每年仍需要省财政给予一亿元人民币的补贴。就是这样,琼海每年能动用的机动财力,也仅有区区四百万元,几乎没有能力自主地进行任何一项基本建设。
在缺乏原始积累的情况下,琼海人的心思就动到了别的方面,当时,上边批转过一个文件,《加快琼海开发建设问题讨论纪要》,其中指出:“琼海行政区可以根据需要,批准进口工农业生产资料,用于生产建设;可以使用地方留成外汇,进口若干海南市场短缺的消费品。”不过,这个《纪要》又明文规定“上列进出口物资和商品只限于琼海行政区内使用和销售,不得向行政区外转销。”
而琼海的领导们就从这个纪要里看出了政策的空子,他们想到的是走私汽车。据当时主要领导说过:“进口1.3万辆转卖到内地,赚两个亿就行了。”出乎所有人预料的是,这个闸门一打开,弄到一张批文,倒卖一辆汽车就可以赚个上万元。一时间,全岛陷入疯魔,人人争跑批文,个个倒卖汽车。在1984年上半年,琼海的进口汽车才两千多辆,到7月份,区政府一下子批准了1.3万辆汽车进口,比上半年的月平均数高出36倍。仅半年,全岛便出现了872家公司,个个直奔汽车而去。
而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最先发现这个商机并得以弄到批文的无疑是那些拥有权力背景的关系集团,结果全国各地“具有红色背景的倒爷们”云集琼海,连军方都被拉下水。海军动用军舰,以调防名义,把汽车全部换上军用车牌,到湛江卸船后,把军用车牌拆下,拿回琼海继续运第二批。美国卫星发现中方如此大规模调动,还以为有重大军事行动,结果发现卫星照片中码头上白茫茫的一片反光居然全是进口轿车造成,百思不得其解,这也成了军方大规模涉足走私活动的源头。
那是一个酷热难当的夏天,汽车像潮水般涌进海南岛,全部停在海口市内外,密密层层,一望无际。工商局积极为来自全国各地的买家办理“罚款放行”手续,只消罚款四五千元,盖上一枚公章,这辆汽车就可以堂而皇之地装船出岛了。在这中间,贪污、行贿、受贿、套汇,所有作奸犯科的活动均在阳光下公然进行。事后清查,在短短半年里,海南一共签了8.9万辆汽车进口的放行批文,对外订货7万多辆。
一时间马路上跑的全都是这些走私的进口套牌儿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