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4章(第2页)

典型的宅男技术性学者,不修边幅,红色头发显然刚梳洗过的,上面还接着一层冰花。

五官立体,浅褐色的瞳眸,闪现着好奇,体毛发达,像个大猩猩似的。

“这位是彼得洛夫!计算机专家,师从潘杰洛夫斯基,主攻中央处理器的。”龙翔海简单用英文地介绍道。

龙翔海为两边的人彼此介绍寒暄后,落座。

龙翔海开门见山地说道,“南南,我给你的计划书看了吗?如何?”

“可以考虑!”方默南食指轻叩着沙发扶手说道。

彼得洛夫一听眼神闪闪发光,如见了猫儿的鱼一样。

方默南用英文笑着说道,“彼得洛夫先生,我能先听听你们研究到那个层次了吗?”

方默南不会俄语,好在彼得洛夫英文水平也不低,沟通完全没有问题。

“我和教授的研究领域在于中央处理器的革新,两年前,教授曾经提出过一个潘杰洛夫斯基规则,是针对计算机硬盘运作方面的。但是由于我们的政府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所以这一个‘规则’被抹杀掉了,而随后不久,西方提出了e-ide标准,这一标准和潘杰洛夫斯基规则远离差不多,但是却迅速投入了实际的运用,并将计算机硬盘的实际容量催发到了512兆以上。”不等方默南质疑,他赶紧接着说道,生怕方默南反悔,“事实上我们没有中断研究!”

“教授呢!”方默南疑惑地问道。

彼得洛夫眼神暗了暗道,“教授年纪大了,故土难离,还守着研究中心。”

“哦!”

接下来彼得洛夫详细的说了一下他们的研究方向和进度。随着彼得洛夫的介绍,方默南新潮澎湃啊!面上却不动声色,这简直英特尔奔腾处理器改良版,不应说是雏形。

586也就是名叫奔腾的处理器,采用了0.60微米工艺技术制造,核心由320万个晶体管组成。支持计算机更轻松的集成“现实世界”数据,如语音、声音、手写体和图片等,“奔腾”二字频繁出现在漫画和电视谈话节目中,使其在推出之后很快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词语。

对了它的广告做的真有创意,虽然她当时不懂那是什么,可让人印象深刻。

她想起来了,苏联解体人才大量流失,当然少不了计算机人才,也许这是西方重点挖掘对象。

程世贵决定了注资后,龙翔海直接把方默南他们给带到了厂子,去看看他挖回来的人才。

在硬件技术方面方默南真的给不出可操作的意见,不过她往往来自后世一句很普通的常识性的话,就能让彼得洛夫和那些专家深思半天,再抬眼时,眼神灼灼,想狼一样。

那劲头让人发颤,也许搞科研的就是要沉得下心,耐得住寂寞,就是要有一股狠劲儿的钻研劲头。

不像浮躁的年代,连科技界都没能幸免,浮躁。

在国外,软件商们的日子过的风光无限,但是那些有实力也有能力的硬件厂商才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支柱。没有硬件的支持,软件只是空中楼阁。电脑不是只有整机,还有相应的cpu、主板、显卡、光驱等等配置,而电脑往往核心硬件掌握在美国大公司手中,cpu能离开te1吗!显卡芯片又有多少来自女idia?内存呢?硬盘呢?说是自主研发,但是核心依旧被西方这些上游厂商拿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