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5章(第2页)

在西欧各国中,意大利在综合国力上要明显弱于英、法、德等国家,意大利里拉一向也被人视为‘软货币’。芬兰马克的退出,就使得意大利里拉变得格外突出,国际资本决定对里拉发动攻击,就像狮子捕猎时总是寻找猎物中的老弱病残。

猎杀总是从弱者开始,柿子就要挑软的捏。

在此之前,国际资本本就已经在推动意大利里拉贬值,并为里拉的贬值构筑了陷阱。投机里拉贬值的方法有很多种,最简单的就是先在市场上大量借入里拉,然后在高位抛出,打压里拉的汇率,在里拉贬值后再买回来偿还借款。再就是使用外汇期权,以当前较高的市场价格签订里拉认沽期权,在里拉贬值后执行期权获利。为了配合对意大利里拉的打击,着名评级机构美国穆迪在7月份将意大利债务评级由aa1下调至aa3。更是雪上加霜。

为了维持里拉与德国马克的汇率,意大利不得不一再提高里拉的利率。9月7日和9日,意大利连续两次提高银行贴现率,从12提高到15。但是意大利脆弱的经济无法承受这么高的利率,提高利率不仅不能提振人们对里拉的信心,反而引发人们高利率对意大利经济损害的担心,里拉继续贬值。9月12日,里拉跌到了欧洲货币体系汇率机制中对德国马克的下限。9月13日,欧共体宣布对11种货币的汇率进行调整,意大利里拉贬值3.5,另外10种货币则升值3.5,里拉实际贬值7。即使是贬值了7,里拉仍然被高估,投机者继续发动猛烈攻击,疯狂抛售里拉。而且,之前里拉贬值7让国际资本收获颇丰,这反而增加了国际资本继续攻击里拉的子弹。意大利央行被迫大量买进里拉,以维持里拉的汇率稳定。经过不到一个星期的激烈战斗,意大利央行几乎耗尽了其400亿德国马克的外汇储备,再也无力维持里拉的汇率。今儿只好竖白旗投降。

“10号,《华尔街日报》刊登了德国中央银行行长施莱辛格的一篇访谈,其中闪烁其辞的提到:‘欧洲货币体系不稳定的问题只能通过部分国家货币的贬值来解决……’虽然他没有提到‘部分国家’是哪些国家,不过对于闻到血腥气味而的金融大鳄们来说,这种暗示已经足够了。”

吴志红笑道,“德国人已经抛弃了英国,解除了对英镑的保护。这实在是一个天大的讽刺,二战中德国侵略英国时,英国人依赖美国人的帮助取得了胜利。但是,当伦敦遭受美国发起的货币进攻时,为了守住英镑,英国人却需要得到德国人的庇护!”

“国与国之间只有永恒的利益。”程世贵冷冰冰地说道。“从英国90年加入西欧国家创立的新货币体系——欧洲汇率体系。那一刻英国犯了一个决定性的错误。”

针对他犯的错误,特别是《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签订之时就可以预见到欧洲汇率体系将会由于各国的经济实力以及各自的国家利益而很难保持协调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