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1章(第3页)

林老爷子笑道,“那时候不论住胡同还是住机关大院,邻里之间,孩子皆可以‘群’论,形容起来就是‘乌压压”的。”

“对呀!我记得小时候玩骑马打仗、双球打垒、官兵捉贼等等,动辄有满山满谷的孩子冲锋陷阵。有时候召集起胡同里的适龄孩子模拟军事游戏,照着军棋(陆战棋)封官,两个阵营从司令到班长封完了,还能剩下成片只能当兵的孩子,若加上同样数目的女官兵,场面可想而知。由此还引出一个动辄出现的情景:天擦黑的时候,家长扯着嗓子乱叫孩子的小名,呼唤在外边疯玩的孩子回家吃饭,有的老大老二老三轮番叫。”梁子感慨道,“如今这种声音已经根本听不到了。很多过来人感叹当年邻里关系的亲密,其实这种关系的确立,与孩子之多,孩子之间的扎堆玩、串来串去不无某种连带关系。”

“我可是记得梁子是独生子来着。”秋红叶看着他笑道。

“我那个时候可是孩子王……巴拉巴拉。”梁子说起个没完,颇有点儿,忆当年峥嵘岁月感觉。

梁子讲的是眉飞色舞,大家听的是津津有味儿,尤其是在国外长大的林家孙子辈而还有妞妞和毛头他们姐弟俩。没有听过,很是羡慕啊!

方默南笑而不语,那时的孩子多,家长双职工,或者农村的下地干活,孩子们都是放养的。家长没时间管,孩子有很多属于自己的闲暇时间,他们活跃在街头巷尾、田间地头,打泥仗、滚铁环、跳皮筋成了那个时代的经典。当年大多数孩子每天的运动时间至少有三个小时以上,虽然物质上没有现在的丰富却是身体壮壮的。

可不是现在以及将来的虚壮,辅导班遍地,除了开辟一条发家致富的道路,孩子的身体真是不可同日而语,每年军训不晕倒几个,不刷新记录,那是不算军训。

现如今只有一根宝贝独苗,且家长也渐渐地看中学历,普遍存在‘重文轻武’的观念。

孩子的体质也渐渐的‘玻璃化’,父母对孩子的精细化培养,反而加剧了孩子体质的不堪。

“哇……哇……!”众人听得惊叹连连。

“原来爸爸小时候也这么调皮捣蛋了。”妞妞一句话说的众人哈哈大笑。

“咦!姥姥,老妈,怎么就你们两个回来啊!老爸呢!”方默南起身道。

“你爸有事,你们在聊什么?”方默南给她们二人拉开椅子,二人坐下。

“怎么样,要不要再来点儿,”方默南笑道。

“哎!不用了,你大舅可真舍得,叫了一桌子菜,吃撑了。”姥姥赶紧摆手道。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