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4章
“哎呀呀……越发的仙风道骨了。”方默南赞叹道。
“调皮!”贺军尧手执毛笔,笔杆轻点了下他的鼻尖,垂头看着自己写下的字,不由得感慨道,“人知顿悟,悟文、悟书、悟境,真谛于上下求索,立言践行,铁杵成针,功到自成。*光在,风景这边独好;春枝头,春觉早,江山无限好。锦绣河山,峰回路转,百尺竿头,心清如水,日月如曙,终得自悟,认识自己,战胜自己,打倒自己,解放自己,登高望远,怡放思界,完善自性,至高境界乃正觉自身。”
“呵呵……感悟颇深嘛!”方默南继续调笑道。
“你来。”贺军尧放下毛笔,铺好宣纸,让开了位置,拿起墨锭左手扯住宽大的衣袖,右手开始不紧不慢的研磨。
“好啊!”方默南执起毛笔,蘸了蘸墨汁,悬腕与空中,沉思了片刻,先以淡墨勾皴,而后施浓墨,先用湿笔而后用焦墨,层次分明。
画中在深山处,一个罢了钓竿,一个收了斤斧,在林泉边偶遇,溪水边有高松二株,渔樵二人歇息于树下。河坡之上,一头牝牛正疾跑,牛身肥而健,臀、腹滚圆,低头,回首似唤小牛。牧童伏于牛背、手牵缰绳亦低头看小牛,小牛奔跑于母牛身侧。
渔樵二人‘谈古论今’,真是悠哉、闲适的生活。
周围的景物只有山石和树木,一片寂静,惟有小溪的“乐音”萦绕整座山林,一直传进幽深之处。人物悠闲的心态与恬淡的景致自然地融合在一起,一切都是那样的自由,那样的随和,在不经意间透露着隐士高人的意境。
“怎么样?”方默南画完,放下毛笔。
“渔樵隐士!”贺军尧执起毛笔,轻挑了下剑眉,在旁白处写下,‘渔得鱼心满愿足,樵得樵眼笑眉舒。一个罢了钓竿,一个收了斤斧,林泉下偶然相遇,是两个不识字的渔樵士大夫,他两个笑加加地谈今论古。’
“有不立文字,明心见性的禅宗意味,蕴藏着老庄的恬淡虚无和汪洋恣肆,以及不可言喻的神韵。”贺军尧把她揽入怀里道。
“果真渔、樵二大夫不识字吗?不是,要不怎么会谈今论古。他们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只是不屑,他们只想‘雨来分畦种瓜,旱来引水浇麻’。”方默南娇笑道。“闲来几句渔樵话,困了一枕葫芦架。真是自然洒脱,狂放不羁。”
“蓑笠纶竿钓今古,一任他斜风细雨。”优雅地如大提琴的声音响起,“跟着我被拖进红尘俗世了。”语气中有一丝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