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人心惶惶(第3页)
恢复了?她知道瑶儿几年前便找玱玹要了若木果实,说是试着帮她恢复灵力,但得准备准备。
她已经习惯自己灵力低微,忽然恢复,她怎么像是在做梦?
月光像一柄薄刃剖开记忆时,小夭忽然打了个寒颤。指尖的蓝色灵光在颤抖,那不是喜悦的震颤——是某种更深处的、动物般的直觉在嘶鸣。
窗外那轮过分皎洁的月亮,在她新生的灵脉里结成冰碴。
“瑶儿昏睡?”这句话在齿间含着太多蜜,甜得发苦。小夭凝视自己掌心,那里本该有另一只手来相扣。
若木果实重塑的灵脉在发烫,烫得像瑶儿最后渡给她的灵力——太烫了,烫得她忽然彻底清醒。
月光霜痕爬上她的睫毛,凝成不敢坠落的眼泪。
当夜风第三次掀动纱帘时,小夭突然笑起来。笑声惊飞檐角铜铃,吓得阿獙的狐耳猛地竖起。她笑得蜷缩成团,新生的灵力在五脏六腑横冲直撞。
多可笑啊!瑶儿用黑夜换给她天明,竟要她活在这月光如刀的谎言里。
“你们在骗我!瑶儿出事了对不对!你们在骗我!”小夭指着阿獙眼泪簌簌落下,“我的神识看见瑶儿了。”她的神识看见自己与瑶儿在光茧里,瑶儿的灵体分离、重组,反反复复。
玱玹在殿外不知如何面对小夭,忽然听见凄厉的笑声与质问声,急忙跑进去。“小夭!我们没有骗你,瑶儿真的回玉山了。”
小夭单手撑在榻上,哀求着玱玹。“带我回玉山,我要亲眼看到瑶儿才放心。”
玱玹赶紧坐在小夭身后,将小夭抱在怀里安抚,“王母当着众人宣布玉山封山,我后面去看过,玉山不见了。”
“小夭,你刚苏醒,不能过于激动。”獙君握住小夭的肩膀,“瑶儿没事,王母亲自出手,不会有事。”
“不!我要亲自看看。”小夭掀开锦被,执意要回玉山。
玱玹看了阿獙一眼,烈阳注视着眼前的场景,冷声说道:“带她回去看看。”
几人乘坐重明鸟当夜去往玉山,小夭撑在鸟背上,注视着玉山的方向,玉山真的不见了。不管他们如何飞行,始终看不见玉山。
小夭急得在原来玉山方向哭喊:“王母,求求你,求求你让我看一眼瑶儿。”
众人沉默地望着玉山方向,一言不发。小夭坚决表示今夜不见到瑶儿,她不回去,喊得声嘶力竭,嗓子发紧,最后只能呜呜呜嘶哑溢出话语。
“瑶儿,瑶儿。”
玱玹看不下去,心中惦念,哀求地开口:“王母,你让我们见一见,只看一眼就好。”
王母听着玉山外的哭喊,厉声开口:“回去!”
外界的声音再也无法传入玉山,王母仰头望着月色,她也想看一眼瑶儿。那晚神迹突显,远古神只再临玉山。
当那道裹挟着远古气息的光柱笼罩玉山时,玉山万千桃花顷刻升空。光晕中浮动的身影让她瞬间屈膝,那是传承之力本能敬畏。
神秘冕旒上的宝石正在剥落,每一粒碎屑都映出朝瑶过往的片段:洪水中折枝的身影,战国烽烟里捧土的少女,以及消散在光尘中的懵懂魂灵。
光影中的存在轻触朝瑶眉心时,那孩子像只离群的雏鸟认不得归途。
朝瑶身躯重归玉山,光晕消散,玉山的月光变得苍白。王母接住空中飘落的一片光羽——那是神明留下的唯一信物。
洛愿的灵识漂浮在天地之间,三魂已散其七魄将熄。忽有甘霖自九霄垂落,散作千缕金丝穿魂而过。原已涣散之识,顿如残冬遇阳,冰裂声里渐聚人形。
每缕金丝皆带神明气息,过处灼如熔玉,疼极反生甘美。
破碎的魂魄像冰封的泉水突然裂开。青色和红色的灵气从手掌进入,沿着全身经脉游走,经过之处都发出玉石相击的清脆声响。胸口突然出现三点星光,一点点渗入心口。
当地魄归位时,忽然听见传来凤凰箫声。三魂七魄都获得了特殊灵韵:天冲魄蕴含石髓,灵慧魄藏着星尘,气魄竟然生出昆仑山雪的纹路。
以山河为熔炉,岁月为柴火,重新炼化先天元气。
浑浑噩噩,一会清醒,一会昏睡,不知天地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