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一战成名(二) (第3页)


 云散千峰,江河万古


 “相柳,我很古板吗?”洪江看见云团中浮现出更年轻的自己与往事。


 记忆里最清晰的却是某个雪夜,辰荣王掰开赤宸紧握战报的手,将冻僵的指尖按在温热酒液里:“记住这种感觉,写字的手不该只会握刀。”


 山风卷着桃木残香掠过崖边,“您看那云团裂开的模样。”相柳指向天际,“像不像辰荣学堂的竹简?”


 碎云确如散简浮动,洪江瞳孔微颤。“王旗会倒,但这些字迹...”


 “义父可记得?”相柳的嗓音混着暮色传来,“当年您教我认字时,说文字比城墙更难摧毁。”


 洪江嗓音像砂纸磨过青石,“最锋利的刀该用来刻字。”负手立于山崖边,风掀起他灰白的鬓发,像一匹褪了色的战旗。


 “义父,您后悔过吗?”


 洪江喉结滚动着咽下所有未竟之言,“当年在朝中里...”他抬手按在相柳肩上,力道大得惊人,“辰荣王总说我们四个像这玉佩上的盘龙纹.......”粗糙的指尖划过玉上纠缠的龙身,“看着威风,其实爪子都卡在彼此七寸上。”


 “相柳啊。”洪江忽然大笑,“原来我们守着的一直是...”山风吞没后半句话。


 但洪江映出奇景,破碎的云重新聚拢,化作滔滔洈水奔流不息,水汽里浮沉着《辰荣风物志》的残页,辰荣字的雨滴,青铜鼎的星芒。


 文明如云,聚则为雨润物,散则成气护疆。


 “洪江叔!”


 洪江与相柳听见朝瑶的声音,回身看去,朝瑶笑盈盈地向他们走来。今日她的实力,洪江丝毫不疑惑她怎么看破他们的结界,他们修灵力,她已在修炼神力。


 “瑶儿。”洪江见她轻松走入自己的结界,诙谐说道:“你现在的实力,我可没东西教你了。”


 “能力不同,想的东西也不同。洪江叔,如果不是你们的启蒙与教导,我走不到今天。”朝瑶狡黠地看着洪江,“我还记得洪江叔第一次来玉山,我当时可是厚着脸,拐弯抹角让你教我术法。”


 朝瑶指尖轻点,结界泛起水纹般的波动,“您教我的第一课是灵力如江河,奔流不息。可您把自己困在了过去的河床里。”


 “洪江叔,百年前的血仇不应由活人永世背负。替逝去的人看看春暖花开,活着守护中原百姓。辰荣王与西炎王仁政初衷实为苍生,而非虚名。”


 洪江沉默。


 “我知道洪江叔之前发过誓,但国土是死的,人是活的,只要辰荣的血脉与文明永存,那辰荣便永远活在历史之中。辰荣王的百草经注可不是为一人而修,而是为整个大荒而修。”


 洪江的影子被夕阳拉得很长,“瑶儿,辰荣的土地被大片的鲜血侵染,我若降,死去的忠魂不肯安息。?”


 “战火烧焦的荒野,终会在春雨后重现绿意。鲜血侵染过的土地总会开出绚烂的花朵,你没有降,而是为了百姓更好的活着。忠魂飘荡天地,该让他们享受香火的祭祀,洗脱叛军的名声。”


 朝瑶从袖袍取出一卷竹简,递给洪江:“这是西炎王拟的辰荣遗民安置策。”


 洪江打开竹简,扫了一眼,冷笑:“西炎会这般好心?”


 “洪江叔,我爹和你争斗几百年,我可不想在秉承他的暴脾气了。”朝瑶眨了眨眼睛,“我今晚去把西炎王请来,邀请你们旁听。”


 洪江震惊地看向朝瑶,又看了看相柳。“你是.......”


 朝瑶歪头狡黠地看着他,“我以为老爷爷说的很明白,原来洪江叔还没猜到,否则我今日怎么会冒众怒,替我爹出头呢。”


 “瑶儿......”洪江注视着她盈盈笑脸,许久之后才低语,“他比我们有福气,有你这个女儿。”


 “洪江叔,好好看看。你来不来都行,帝王的会面,瑶儿还没见过呢。”朝瑶向洪江微微行礼,走出结界。


 朝瑶转身离去时,衣袂翻飞间带起一缕清风,发梢掠过相柳的指尖。他下意识抬手,却在即将触碰到她的瞬间猛然收拢五指,硬生生将那股冲动压回心底。


 他目送她的背影,银发下的眼眸暗潮翻涌。喉结滚动,却终究没有唤出那个在唇齿间辗转千百遍的名字。


 “还说我古板,你们这些年轻人........”洪江瞥见相柳绷紧的下颌线,又看向朝瑶轻快的背影,重重拍了拍义子的肩膀,“辰荣与西炎,不是相柳与朝瑶,有些话该说就说,别像我,留下大把遗憾。”


 未尽之言化作一声叹息,他何尝看不出这两人之间汹涌的情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