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豆里找(第2页)

不是演员胡戈,而是那个创作《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的胡戈。

再之后,他又干了演员,在《同桌的你》剧组遇到了郭凡。

郭大忽悠把他忽悠成了制片人。

不干不知道,一干吓一跳。

偌大的剧组竟然被龚戈尔打理的井井有条。

不过。

龚戈尔现在还不太‘成熟’,玩心太重。

又想了半天,沈良也没想出合适的人选。

那些人,要么时间不对,要么太大牌,要么不熟悉。

直到洗完澡,看见面碗里的豆角,沈良的脑海里倏地响起一句话。

‘谁说这豆老啊这豆太棒了!’

“有了!”

“什么有了”

突然听到沈良来了这么一句,程好懵了。

“没什么。”
沈良拿起筷子道:“我这段时间不是太忙嘛,就想着找个制片人,刚才想到找谁了。”

“谁”

程好单手捧腮的看着沈良,好奇道。

“陶坤,我们学校90级公管系的师哥。”

后世,沈良跟陶坤在《风声》剧组合作过,虽然两人只合作过一次,但对方给他留下的印象却很深。

做事很细心。

每天最晚走,最早到。

他在圈内的口碑也不错,颇受程国富的重用,日后是工夫影业的总经理。

黄三石自编自导自演的三部电视剧,全是陶坤担任制片。

要不是看到碗里的豆角,沈良一时间还真想不起这个坤坤。

少顷,程好反应过来。

“不对啊,《刷车》都开拍了,你还找制片人”

“不是给《刷车》找。”

沈良嗦了一口面:“是以后,以后要是拍电影,不找个制片人,我哪忙得过来。”

程好呆了数秒,惊讶道。

“你已经有拍长片的计划了”

“有了,不过,暂时只是个腹稿。”沈良又喝了口肉汤暖了暖胃:“具体得等《刷车》拍完再说。”

“啥题材”

“唔,一个关于小偷的故事。”

“小偷”

程好露出一个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表情。

“你这是不走国内上映,专走国外电影节”

都是圈内人,什么题材能拍,什么题材不能拍,大家都门清,01年,恰逢申奥、入世谈判的关键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