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长片计划

第29章长片计划

余丹除了是北师大青年教师外,她还是央视《东方时空》、《今日说法》,光线《华夏娱乐报道》等等电视节目的策划人员。

看见她,沈良不自觉的想起了《论语》。

因为这一位未来是知名“国学大师”,成名于《百家讲坛》。

吾日三省吾身!

做人千万不能太飘,太浪。

幸好他叫沈良,不叫沈浪,良字不带三点水,想浪,那也浪不起来。

“沈良导演,很高兴今天能在第8届燕京大学生电影节的青年电影人对话活动见到你。

短片《刷车》在今年的大学生电影节中,关注度非常高,很多年轻学生都很喜欢你的作品,能谈谈你的创作初衷吗”

此时的余丹还没有日后的‘风采’,前面的问题都非常常规,沈良又把试映现场的话重复了一遍。

不过,接下来的几个问题,强度日渐提升。

余:“《刷车》是第一部入围戛纳短片金棕榈的作品,这既是荣耀,我想也是压力,日后如果执导长片的话,你会有负担吗”

沈:“负担完全没有!”

余:“看起来你很自信”

沈良呵呵一笑,看向台下的大学生们。

“是的,我很自信,因为我还年轻,20岁的试错成本要比40岁低90%,年轻就是资本,同学们,你们说是不是”

“哈哈!”

“对,我们正年轻!”

“世界是我们的!”

“说得好!”

“……”

大学生正是朝气蓬勃的年纪,指点江山,激昂文字,都是大学生爱干的事。

20岁的试错成本比40岁低90%,这话太对他们胃口了!

“确实如此。”

余丹笑着道:“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年轻人应该有朝气,敢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们,就应该勇敢尝试,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

说着,她话锋一转。

“电影同样是自我表达的一种方式,《刷车》这部短片,你想表达的是什么”

“怎么说呢。”

沈良故意沉吟了一会,随后开始上价值。

这年头的大学生、媒体、学院派,都吃这一套。

“现在很多人的价值观里都有‘成王败寇’的判断标准,社会整体缺乏对小人物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