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自己的女人自己捧

第75章自己的女人自己捧

12月3号。

完成最后的收尾工作,跟上影厂几位领导打了声招呼,沈良便启程飞往燕京。

途中,他正好撞见滞留两天的江文。

上了飞机,江文主动跟陶坤换了个位置。

经过那场大酒,两人之间的隔阂基本没了,当然,前提是不要一起拍电影。

“你们准备什么时候出发去柏林”

飞机起飞没多久,江文就聊起了电影后期的事。

“晚点吧。”

沈良估算了一下时间:“在日本做配光,怎么也要大半个月。”

“差不多。”

江文微微点头,《阳光灿烂的日子》也是在日本做的配光,这一点,他有经验。

“对了,东京现象所旁边有一家叫新记的中餐馆,老板是80年代去日本的华人,那边的菜色不错,你可以去尝尝。”

“好,回头一定去尝尝。”

如今,国内电影出国做后期,其实是普遍现象。

两人口中的东京现象所是日本东映旗下的洗印机构,《红高粱》、《霸王别姬》、《阳光灿烂的日子》等电影都是在那里做过配光。

远渡重洋做后期,不是沈良和这些导演们崇洋媚外,而是国内的后期水平跟不上。

就国内电影市场这半死不活的样子,哪家洗印厂舍得买那些动辄几万、几十万刀的设备

设备不过关,老师傅的手艺再精湛,也无法弥补其中的差距。

聊了一会小日子的趣闻,江文话锋一转。

“柏林那边的混录师你找好了没有要不要我给你推荐一个”

“已经找好了。”

沈良掏出小本本翻到中间一页。

“文森特推荐的混录师是一个叫阿道夫曼夫瑞克的德国人。”

听到这个名字,江文眉头一挑。

“阿道夫”

“你知道他”

“岂止是知道。”江文呵呵一笑:“你说巧不巧《阳光灿烂的日子》的混录师就是这个小老头。”

“哈哈,这话我见到他,一定给你带到。”

“带吧,带吧。”

江文不以为意道:“那小老头不会介意的。”

旋即,他又提起一些国外生活的经验。

说实话,只要不跟江文拍戏,他这个人还像个人,进了片场,真不是个人。

固执、霸道,还踏马倚老卖老。

陪着江文聊了一路,飞机落地,沈良照例问了一句。

“待会要不要一起回城”

“不用,有人来接。”

江文摆了摆手:“不说了,先走了。”

瞧着江文匆匆的脚步,沈良摸了摸下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