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一举成名圈内闻

第139章一举成名圈内闻

啪!

啪!

啪!

电影放映结束,大会堂内响起潮水般的掌声。

“这片子拍的真好。”

程好一边鼓掌,一边跟沈良低声交流。

“嗯,拍的很美。”

沈良笑着点了点头。

《英雄》拍的确实美。

镜头美!

画面美!

色彩美!

风景美!

动作美!

剧情,咳咳,提这个,不太礼貌了。

不过。

站在不懂国内历史的老外眼中,《英雄》的那点小瑕疵,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老谋子是拍不出华夏故事嘛

怎么可能!

《英雄》立项之初数易其稿,就是为了迎合海外市场,毕竟,《英雄》的投资金额太大,如果讲的晦涩难懂,老外哪看得明白

以《秦颂》、《荆轲刺秦王》为例,外国人要是看到这两部片子,绝对是一看一个不吱声。

甭说外国人,本国人看得都有点懵逼。

《秦颂》、《刺秦》、《英雄》三部电影,不仅都是和始皇帝有关的大片,也是五代导演对历史的自我表达。

《秦颂》更偏向于政治寓言,秦王象征权力,高渐离象征艺术,而凯子哥的《刺秦》讲的是人性。

《刺秦》里的始皇帝在欲望和理想之间,不断被撕裂。

‘你忘了秦国历代先君一统天下的大愿了吗’

‘嬴政,一刻也不敢忘啊!’

类似的对话,影片开头重复了两遍,这段话也是影片的主基调,凯子哥想讲的始皇帝是一个可怜人,一个被历代先君,被大业,被大义捆绑的可怜人。

他是始皇帝,是秦王,是统一者,是六国征服者,唯独不是父亲,不是丈夫,不像一个人,更像一个符号。

另一边。

凯子哥和张辉军也在聊观后感。

“凯哥,你觉得拍的怎么样”

“还是老谋子的风格,但少了一股子人味,刺秦应该是一个讽刺的故事,他拍的太伟光正了,不好,不好。”

说着,陈恺歌咂了咂嘴。

“不过,《英雄》定位是武侠片,也不能说完全不合适吧,美国人或许会喜欢。”

“我就知道你会这么说。”

张辉军呵呵一笑:“不说这个,晚上华艺兄弟有个局,有我,韩董,沈良,冯钢炮,你要一起去吗”

“韩董叫的”

“不是。”

“你叫的”

“也不是。”

“那算了,我就不去了。”

“那行,回头我们私下再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