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深光影视头顶只有一片天!(第2页)
“如果真成了,这事,我替张离答应了,让他好好给你锻炼锻炼团队,他要是不教,我就住在他们剧组。”
张离也是78级摄影系毕业,跟老穆、老何、张辉军、老谋子、顾常伟等人都是同班同学。
所以,老何这话一点都不夸张。
“那就麻烦老师了,深光没怎么拍过古装剧,有老师、张老师帮忙看着,那再好不过。”
虽然深光影视之前投了《仙剑》、《武林外传》、《欢天喜地七仙女》三部古装剧。
但它们和《大明王朝1566》不是一个路子。
它们都属于戏说、轻喜剧、偏偶像剧的路线,服化道方面不是特别精细。
所以。
当时投拍,沈良根本没有锻炼人的意思。
他怕练废了。
《大明王朝1566》不一样,从那边偷师,回头不论是拍历史正剧,还是古装电影,那都能用到。
真能学到东西。
“放心,坑了谁,也不能坑了你。”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老何也知道沈良心动了,接着,他直接拍着胸脯道。
“老张要是敢坑了你,回头我把他给埋到北戴河去。”
“老师,那也不至于。”
老何的行动很快。
隔天,他就把剧本送到了深光影视。
剧本一到,沈良立刻把程好、陶坤、阙晓泽、江波、马威、张文博等人叫到一起。
一起看完剧本,沈良简单地介绍了一遍项目近况,然后道。
“大家都有什么意见,畅所欲言。”
眼见没人主动,他直接点名。
“老陶,你先说。”
“本子写得很好,拍好了,又是一部《雍正王朝》,我觉得可以投一笔,适当的扩展一下公司的业务范围。”
这个回答,沈良很满意。
在场的几人当中,陶坤揣摩上意的本事,堪称一流。
有人开头,接下来的几人先后发言。
“本子确实很好,不过,这部剧的台词写得有点晦涩,当下市场上接受度更高的是戏说风格。”
央视出身的马威,明显更了解市场情况,说着,他语气一顿。
“我觉得不太合适投资,如果投资金额低一倍,或许可以投。”
“我赞成老马的意见。”
阙晓泽跟着附和道。
“眼下小荧幕上的历史剧,清宫剧更多,相关的服化道开支也更低,《大明王朝》走的是正剧风,如果投拍,单单这一块的开支就不会低。”
“而且,它的题材有点敏感,私货也不少,刘河平老师之所以架空,多半是方便借古喻今。”
此话一出,现场的氛围活泼了不少。
《大明王朝》的私货确实多了一点,跟《亮剑》导演张乾递过来的那部《天道》一样多。
《亮剑》是海润的项目,投资总额1600万,对于一部军旅题材的电视剧,堪称大手笔。
这种项目当然要多找几个投资方共摊风险。
都知道深光影视有钱,常季红就找到了程好,沈良一看《亮剑》来了,闭着眼睛小投500万。
不投更多,那是因为人家只给了那么多份额。
在影视合作中,这也是常态,缺钱的项目,既想要钱,又不敢让一家投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