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玉米该收获了(第2页)

 

“哼!你乐意挑就挑呗!反正我又不用挑水了,你继续呗。”

 

老六涨红了脸,继续争辩,“我那是不稀罕,自己挑来的水那才是自己应得的,哪里像你们在这里偷懒。”

 

众人唏嘘,大笑出声。

 

赵元溪不解地看向褚,褚向她解释事情的前因后果,也跟着笑出声来。

 

老六当真不愧于他老六这个名字。

 

一行人在田埂上走着,虽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但大家都忙着干活,只好奇看了一眼,便继续劳作。

 

赵元溪看着这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人,明明如此辛苦,可他们脸上却挂着笑,那是对于收获的喜悦。

 

水车咯吱咯吱转着,正不断地浇灌着这片土地。

 

赵元溪也不由开心地笑了。

 

耳边依稀听到幼童读书的声音,她好奇地看过去,只见褚的孩子骑着老牛缓缓归来,嘴里念着之乎者也的话。

 

褚见了他,脸上亦有喜色。

 

那是他最小的孩子楝。

 

“他在读论语?”赵元溪问。

 

褚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稚子跟着村中的先生,识了几个字,听他说好像是什么圣人之言,小人不懂这些。”

 

这年头,要送孩子去上学,那都是要花大价钱的。

 

赵元溪虽然已经在准备给孩子们启蒙,但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现下想读书,还必须得交一大笔的束修,而且得看先生愿不愿收,即便先生将人收下了,可之后的开销对于普通人来说依旧难以承担。

 

赵元溪道,“多读些书挺好的。”

 

“是嘞!栎也是这么说,多识点字,未来若能当个小吏那就是光宗耀祖了。”褚笑呵呵的。

 

秦国废除了诸侯国的世卿世禄制,人才选拔制度以军功爵制为主,在战场上获得战功即可封爵。

 

当然还有诸侯国还在用的客卿制,这主要针对的是高级人才。

 

楝若想当秦吏的话,这两条路都走不通,目前只能通过自己苦读,参加地方举办的考试,通过后才能当个地方的小吏。

 

这条路注定是一条极为艰难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