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各方论战

赵元溪想明白之后,整个人反而放松了不少,笑着对他道,“没什么事,就是单纯想你了而已。”

如此直白的话,让嬴政有些错愕,随即垂下眼,“是我的错,这些日子太过忙碌,一直未能去看您。”

“你不来,我过来也一样。”

三日后——

嬴政正陪赵元溪一起吃饭,两人顺带谈论着近日发生的事情。

系统叮咚一声提示,【攻略任务失败,宿主还剩三年的完成愿力积攒,若无法达成目标,宿主将在这个世界生命终结。】

赵元溪手一顿,筷子夹住的鱼片掉回了碗里。

“怎么了,可是这鱼不符合你口味?”

“不是,手滑了而已。”赵元溪随口解释了一句,又接着刚才的话题,“刚才皇帝提到大考的事,我倒是有个另外的建议,既然是选拔有才干的人,那没道理只选男子,而忽略了女子,毕竟才干又不是由男女而决定的。”

嬴政拧眉沉思,太后这话的确有几分道理,只是从古至今还没有女子为官的。

虽曾有女子参与政事,也大都是处理宫中的事务,并不涉及前朝,女子处理政事,那也只是后妃干政,亦或者太后监国。

“自古未曾有过女子为官的先例。”

“从古至今还从未有你这个皇帝呢!你干的那些事,哪里都有先例了,不都是从你开始的?既然如此,从你手上开始让女子为官又算什么?”

嬴政哑然。

赵元溪解释:“若我不是太后,只是个普通的女人,哪怕我有再大的能力,恐怕也出现不到你的面前,我的出现是个意外,但像我这样的存在并不是。”

无论是她,还是像弥夫人这样的人,都需要这世道给予机会。

她是幸运的,因为她不需要别人给自己机会,而是那个可以给予别人机会的人。

“可女子终归是要嫁人,相夫教子,为妻为母,这如何能当好一个官吏?”

赵元溪挑眉,不赞成道,“男人同样也是为夫为父,没道理他们就没有这个顾虑。”

“女人惟有生育之时不便于工作,但生育孩子本身是为种族的延续,为家族的延续而付出,不能因为她们这时候的不便,就该被剥夺身为和男子一样的权益。”

“若是生育能力让她们不得不失去向上的资格,那我觉得她们之中定然会有人放弃这项能力。”

当然,这会是最后的不得已之举。

嬴政眉头皱得更紧了些,良久之后深深叹了口气,“您果然会给朕找麻烦事。”

“我知道此事不易,但你都已经做了那么多不可为之事,不差这一点了,而且我也会帮你的!”赵元溪眼睛亮了亮,知道嬴政这就是松口了,心里激动得不行。

“朕可以下这道旨,只是随之掀起的争论,太后您得自己平息。”

若是这都不能解决,那女子入朝为官这事还是往后面再拖一拖!

赵元溪笑道:“放心吧!不会让你太为难的。”

旨意一出,果然在朝堂内外掀起了更大波澜。

原本只是反对让那些卑贱的庶卒子弟通过大考入朝为官,现在看到这考生竟还不限男女,无论是想维持封建制的守旧派,还是坚守以夫为天的那些儒生,皆站出来反对。

一时间所有反对的声音全部集中在了让女子参加大考这一事上。

赵元溪让令尹大范围的印刷关于女子的各种故事,例如商王武丁的王后妇好平定叛乱,花木兰替父从军,女驸马为救夫女扮男装成为公主驸马……

各种脍炙人口的故事让世人看到了另外一个精彩的世界。

报社也连日刊登了多期关于分析女子参加大考为官的可行性,与那些守旧派和儒生进行了一场漫长的论战。

赵元溪又以她帝太后的身份下了另外一道懿旨,她准备让人修一套包揽从古至今经史子集的百家之书,于天文、地理、阴阳、医药、历史、农艺等当前最为先进知识的书籍。

无论是诸子百家还是春秋战国时期所有国家的先进文化,皆容纳其中,而主持编修的人便是弥夫人。

所有人都知道这会是本天下奇书,那些儒生也想参与其中,可听说主编是个女人又实在拉不下这个脸。

有人拉不下这个脸,但总有些人知道什么叫做形势!

尤其是曾经帮助赵元溪编写孩童启蒙书的那些儒生更是毫不犹豫表示支持,而曾受弥夫人指导的那些六国旧贵族,知道她要编能记录他们过去,保留下他们国家文化的书,也纷纷表示支持。

他们因为身份的原因很难在秦国的朝堂之上立足,哪怕已经无法复国,若是能保留下他们国家的文化知识那也算是他们为旧国出了一份力了。

见六国之人如此热忱,秦国的那些官吏不乐意了,这书是他们秦国要编写的,让六国旧人来做是怎么回事?

偏偏皇帝还无动于衷,这让他们哪里还能坐得住。

一时间弥夫人手下汇聚了七国无数的人。

“您也不怕我做不好!”弥夫人没想到太后竟然将这么一件大事交给她去做,这些年她虽带着人编了不少的六国旧书,但这可能会是镇国之书,岂是她能做的?

“做不好怕什么,不是还有我吗?何况我也没让你一个人干,外面那么多人都是你的助手,你要做的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那些好东西都记下来!”

“可……”

赵元溪打断她的话,鼓励道,“没有可是,世人不信女子的能力,你难道也不相信吗?若是你不去做,那我可真的找不到另外的人去做了,难道你不想要让这本奇书之上也留下你的名字?”

“好,不过话先说在前头,若是不能让你满意,你可不要怪我!”弥夫人不是没有野心,不过是长久以来她所承担的职责让她无法展现出她的野心。

张良听闻母亲担下了此事,也同样惊讶不已,可他要忙着大考的事,没法去给母亲帮忙,只能派了几个学院里的优秀学生过去。